第049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23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23日 ] -- 财经 -- 版次:[ 049 ]
二套房认定将“既认房又认贷”
操作上仍存制度空白
2010-04-23
漫画杨仕成

  银监会和住建部进行双重把关

  前日晚间,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杨家才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只要手头有一套房,不管是否为贷款所买,其再贷款买房时均被视为购买二套房。“只认房不认贷”被业界认为是监管当局对于二套房认定标准的正式表态。

  不过昨日又从权威部门传出消息,对于二套房的认定,监管部门将执行最严格的标准,“既认房又认

  贷”,原有的以贷款次数为准的认定

  方式继续有效,同时加入以房屋持有量的认定标准。二者为相互补充的关系,而非相互排斥。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也证实了上述说法。他说,二套

  房认定标准将由

  ,既认房又认

  贷,“只要手中有一套房,不管是贷款所买还是福利房等非贷款类房屋,再贷款买房时均被视为二套房,而按照以往的认定标准,拥有非贷款类房屋后再贷款购买的房屋,均视为首套房”。

  目前,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对二套房标准的制订还在进行中。

  尽管最终细则尚未出台,但昨日各方人士争相讨论这个话题。有专家指出,新的二套房认定标准,操作成本高,难度大。目前出台的政策只有方向,更多的操作细节需要相关部门出台了配套措施才能看清。

  市民专心炒股不再留恋楼市

  “银监会官员阐释房贷新政的‘二套房’,简直让二套房认定标准发生根本性颠覆!”昨日上午,某公司高管杨先生在网上看到二套房的最新解释后,立即激动地跟同事讨论起这个问题来。不仅如此,他还边说边用手机更新了微博——从今专心炒股,不再留恋房市。

  “我觉得有点矫枉过正了。”白领

  李小姐急匆匆地跑到熟悉新政的同事面前,详细地讲了自己的情况并进行了再三确认。讨论完后,李小姐一脸沮丧地坐回位置。

  原来,刚结婚的李小姐和老公不久前在成都买了一套小户型。原计划,过渡两年,等生小孩儿再换大房,“新解”一出,李小姐要换房既要支付高首付高利率了。

  业内不排除为买房“假离婚”

  如果在三亚全款买过一套房,在成都贷款买房就会被认作第二套房?

  “如果在银行贷款买房,可以通过银行征信系统来查询。但如果对方并没有通过贷款来买房,很难确定他是否还有第二套房。”21世纪不动产成都公司总经理助理舒宁说。

  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个人拥有房产的套数信息由各地房管局掌握,而该系统至今没有实现全国互联,银行无法查明借款人在异地的房产信息,实现全国联网须要由相关部门出面解决。某股份制银行个贷中心工作人员说,他只能通过征信系统来确认借款人是否办理过按揭贷款,其余诸如房产套数等信息均无法获

  知,要由相关的分行审核。

  中原地产有关人士分析,如果“第二套房”按照房产为单位而不是按照贷款次数执行,对市场影响会很大,但实际操作难度也很大。目前,个人或家庭房产可在住建部门系统查询;但与央行统一的征信系统相比,住建系统内部尚未形成开放、统一的信息系统。

  上述股份制银行个贷工作人员还说,家庭已经多次购房的购房者,面对新政压力,不排除会采取假离婚等变通的方式,从银行获取贷款。据了解,2007年楼市大热时,政府当时也出台了调控政策限制放贷,杭州就曾出现过为获得房贷而假离婚潮。

  专家目前的办法不成熟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蒋和胜说,楼市新政的最终目的,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让大多数的工薪阶层都能买得起房子。

  但以房屋数量来认定二套房,操作成本非常高,信息真实性很难保证。一对夫妻加一个小孩是目前常见的家庭模式,但万一双方的老人都要住在一起呢?小孩大学毕业后,很可能户口仍在父母的户口簿上,但他进入婚恋阶段重新组建家庭,又怎么算?

  蒋认为不能简单地以家庭为单位来认定,还要考虑到平均使用面积等。“现在的办法还不成熟,算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新政施压,不排除个别人通过假离婚来‘解压’,但不会大量出现。”蒋和胜说,将来一定还有更强硬的税收政策和法规出来规范市场。

  他认为,二套房新解等相关政策会使房价在一定时间内稳定下来,甚至略微下降。但从长期来看,房子的供求关系不会改变,楼市仍有发展空间。此外,政府的目的是稳定房价,并不是说要打压楼市。

  记者舒张惠综合新华社

  任志强:真正重拳或在后面

  ▶观点

  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昨日凌晨在其最新新浪博文中表示,必须改革土地制度以加快供给、调节货币总量和利率控制市场流动性,并配以综合的财税体制改革等市场化的调控手段“才有可能让房地产走向正常的市场化”。

  “这只是个开始,真正的重拳也许还在后面,尚有许多未确定因素。”任志强在博客中表示,国务院10号文件只是对各部委和地方政府下列计划任务的工作布置,后续的执行细则等文件在未来一段时间将逐渐出台。

  在博文中他多次提到,希望政府用市场化手段调控而非行政干预。“我不反对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但更希望政府用市场化的手段调控,而不是行政干预手段,这种做法可以满足短期的政策目标要求,但却无法解决可持续的发展问题。”

  他认为,房价只与商品房市场的土地供应有关,与其他保障性供地则无太大关联。而如果不增加商品房的土地供给,仅靠挤压现有土地增加住房的有效供给而非商品房的有效供应不能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

  宗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