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3人遇难1455人获救玉树震区展开大规模拉网式搜救 历经沧桑的“唐蕃古道”,见证着千百年来民族交融的深情。饱受创伤的玉树高原,再次见证了中华民族风雨同舟、共度时艰的动人景象。 昨日,距离地震发生已经有一周多了,解放军和武警对玉树震区展开大规模拉网式搜救,所有能够用得上的工具齐出动,铁镐,铁锨,除掉大雪,除去建筑垃圾,找寻生命迹象。 救人仍是第一位 悲痛整装,含泪出征。昨日上午10时许,集结玉树结古镇的各路救援官兵向所有地震受灾点位、边村远乡纵深挺进,展开大规模拉网式搜救。 “要最大努力抢救被困人员,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玉树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李军介绍说,虽然“黄金救援期”已过多日,但奋战在玉树地震灾区的救援力量仍然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始终不抛弃、不放弃,希望通过此次拉网式搜救,能够继续创造生命的奇迹。 受灾村镇分散在数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为有效整合救灾资源、提高救灾效率,军地之间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兰州军区、武警部队等救灾力量,统一拟制下发了《抗震救灾任务需求单》,按照进村入户任务区分,由地方乡镇政府提出任务需求,救援部队以营连为单位,与地方协商确定救援地点、任务性质、兵力使用等事宜。 全方位地毯式搜索 在结古镇西郊,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60名官兵继续搜索每一座废墟。4月15日,他们曾在该地附近的西北牛宾馆一次成功救出4名幸存者。此次重回故地,他们携带搜救犬以及生命探测仪等专业装备,进行“地毯式”排查,不放过任何显示生命迹象 的蛛丝马迹。 上午11时许,第二炮兵某部救援队400余名官兵向巴塘乡、当代村进发。到达指定位置后,某旅旅长李保弟不顾长途跋涉劳累,强忍高原反应,手持一份受灾点位详细分布图,立即组织官兵逐乡逐户展开搜救。在当代村,官兵们钻进一幢垮塌的楼房,仔细查找每一个角落,确保无人受困后才转场离开。 截至记者发稿时,这场大规模搜救仍在继续。 综合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