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树来到成都一个星期了,卓玛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很难想象,几天前卓玛给志愿者们的印象是这样:基本不说话,谁靠近就狠狠盯谁,最爱做的事就是翻白眼。“她显然被地震吓坏了。”志愿者央晶那姆分析。 地震后被从土堆里刨出来 今年14岁的小卓玛言谈举止都很成熟。11岁那年,卓玛离开妈妈秋里措,从四川甘孜州德格县到舅舅家住。“舅舅家在青海玉树,他家里条件好些,可以上学读书。”卓玛说,读了两年书,她就辍学了,在舅舅家帮忙做点家务,顺便带带舅舅的孙子。 4月14日早晨,卓玛早早地起床,把酥油茶壶放到炉子上,准备全家人的早饭。“地上突然不停地晃,我站不稳,就坐在地上,一抬头,天花板也裂开,然后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两个多小时后,舅妈带着人,把浑身是血的卓玛刨了出 来。4月16日,卓玛和一些同龄的伤员被送往四川省医院接受治疗。 以白眼表达不高兴 从18号起,志愿者阿旺措和央晶那姆负责卓玛所在病房病人的生活起居和藏语翻译。在他们眼中,卓玛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对周围人的戒心。“她汉语应该说得很好,但是不管我们问什么,她就把你盯着,眼神里有种很惊恐的东西。” 被埋在瓦砾里两个多小时,卓玛左手尺骨骨折,右前臂有神经性损伤,右手5个手指,只有3个能微微弯一下。从左额头到左脸颊,有一条长长的划伤。这个伤口,是最让卓玛介意的。“清洗脸上伤口的时候,刚开始她很不耐烦,不愿意让我们碰她的脸。” “小姑娘爱美,怕脸上留伤疤。”阿旺措很理解卓玛。她把病房里的镜子都藏起来,还买来很多不同颜色的哨子,想分散卓玛的注意力。 “不管我们做什么,她给我们最多的,还是白眼。”央晶那姆说,我们问她十句话,她就回我们一两个字。” 6天后开口:想妈妈想读书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阿旺措和央晶那姆始终微笑着面对卓玛。渐 渐地,白眼少了,只是聊天过程中,主要的说话人依然是两个志愿者。 “我有一个小愿望,能说出来么?”4月21号晚上,卓玛轻轻地说了一句话。 “我想妈妈了,但是不想见她,我这样子会让她担心的。”卓玛说。 说出了心声,卓玛话也多了起来。“医生,我的夹板多久能拆?我才不要妈妈看到。”换药时,卓玛对着医生吐了吐舌头,撒起娇来。“我还有个心愿,就是能再上学,在哪里上都可以。”卓玛说。 实习记者李鑫摄影报道 人物故事 我想妈妈了,但是不想见她,我这样子会让她担心的。我还有个心愿,就是能再上学,在哪里上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