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不会推行熔断机制 注册制要搞但不能单兵突进
证监会主席答问
任职尚未“满月”的证监会新任掌门人刘士余,12日首次正式亮相记者会。55岁的他系着暗红色领带,抿嘴而笑,向久候的记者们拱手致意。“我到证监会22天了,还没满月。”轻松风趣的开场白,让全场发出会意的笑声。
去年以来剧烈波动的中国股市,让刘士余深感“责任重大,而且越来越重”。“我一直奉行少说多做的理念,但资本市场是要求公开透明的,所以作为证监会主席,该说的还是要说。”随后,刘士余幽默地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证监会主席言行的理解。
“慎言”也是对市场的尊重和保护。在前几天的两会进程中,刘士余一直谨言慎行,即便被媒体围追堵截,仍然惜字如金。“今天是两地交易日,我不能讲股市”,他的解释获得了记者们的理解,也受到了外界的认可。
现场
喝口水,又喝口水,再喝口水……
近100分钟时间里,7次端杯喝水,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记者会“首秀”,和同台亮相的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保监会主席项俊波的沉稳相比,他略显紧张。
3月12日,星期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休会日,北京梅地亚中心却依旧闹热。上午,央行行长周小川等答记者问。下午,先是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亮相。接着,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三位主席集体登场。
一行三会,这个星期六,被很多同行冠以“超级”。当然,因为是新的证监会主席“首秀”,最惹人关注的还是刘士余。
巧妙辟谣
“口音太重,希望大家买股票是误读”
一上来,刘士余就澄清了一个近日流传颇广的说法:“大家可能都记得3月8号那天有一个‘传说’,说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希望大家都买股票、希望大家都不要卖股票。我仔细回想了一下,那天我在香港团说,作为证监会主席,我不能建议大家买股票,但我更不能建议大家卖股票。”
不过,这位银行家出身的官员并没有直接责怪媒体,而是幽默地将之归结于自己的南方“乡音”:“也许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乡音难改,我的口音太重了点。今天我会更准确地发音,希望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能够更准确地传播。”
台下,一片会意的笑声。
强调逗号
“说明几项改革不是孤立是递进的”
笑归笑,和刘士余的“该说还得说”一样,记者们该问的还得问。央视提问“注册制改革”,看上去很“辣”,但显然刘士余是有备而来。
他说,“我做了一些功课,特地花了一点时间来研究,大体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册制还搞不搞,另一方面是怎么搞。我仔细想,这两个方面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
“这里明确回答大家,注册制是必须搞的。”刘士余特意提高了声调。接下来解读“怎么搞”,刘士余在引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时,将表述中的两个逗号也读了出来,而且语调更重:“《决定》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逗号),推进注册制改革(逗号),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等等。”
缘何逗号都不落下?刘士余说,“说明这几项改革不是孤立的、独立的,甚至割裂的选项,逗号与逗号之间的这些内容是相互递进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多层次资本市场搞好了,可以为注册制改革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刘士余尽管没有给出注册制改革的“时间表”,但他说,注册制改革需要一个相当完善的法制环境。去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特别专项授权,自今年3月1日起实施。这项授权标志着政府可以启动注册制改革与现行行政审批制、核准制之间制度转换所需要的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制度。这些技术准备工作,也就是配套的规章制度,研究论证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沟通,形成共识,凝聚合力,配套的改革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注册制是不可以单兵突进的。
股市异动
“好比油罐车下坡路上刹车失灵”
第二问是让刘士余评价“去年股市”的大涨大跌和最初的救市措施,同时剑指“中证金何时退出”?
股民损失、市场不稳、救市、中证金等关键词,对于刘士余而言每一个都很辣。华西都市报记者注意到,翻译此问的间歇,刘士余连喝了两口水。
“我到任以后对这件事也做了专门的了解和分析。”这是他第二次表示“专门做了了解和分析”。
紧接着,他将大家引入一组数据中:2014年7月前,中国股市经历7年之久熊市。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12日,“中国股市先是恢复性回升,后又出现过快过高的上涨”,上证综指、深圳成指、创业板指数涨幅分别达到 152%、146%、178%。随之而来的,就是过快过急的下跌。
说到这里,刘士余引用俗话“山有多高,谷有多深”,比喻“泡沫怎么吹起来的,就会怎么破灭。”
2015年6月15日到7月8日的17个交易日里,上证综指大幅下跌32%。刘士余认为,这“造成市场较大面积的恐慌,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几尽枯竭,形势危急,非比寻常。”
“股指下行的势头对当时的金融市场的影响就好比一辆重载的油罐车,不管它拉的是煤油还是柴油,在下坡路上刹车失灵了,轻则车毁人亡,重则引发森林火灾、破坏文物、伤及无辜,这叫多重性风险。”刘士余的形象比喻引起了在场记者的兴趣。他接着还用“美丽与残酷”、“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来形容市场有涨有跌等等。
刘士余说,去年股市异动中采取的措施防范了系统性风险,为修复市场、建设市场、发展市场赢得了时间。不过,他认为“救市”这个词不怎么规范,“因为政府和学术界一般不用救市这个词,我们叫稳定。”他说,目前市场已进入修复状态,一些临时措施已经退出,“至于中证金的退出,坦率告诉你,我还没有考虑这事,未来的较长时间内,谈中证金退出为时尚早。”
谨慎专业
三次答问均以“做了些了解”开头
2016年新年伊始,中国股市开始推行熔断机制。然而,短短四天内,指数两天四度触发熔断,证监会在1月8日紧急“叫停”熔断机制。此后,这一举措备受争议。
“我到任之后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了解。”在回应记者对“熔断机制”的提问时,刘士余此话一出,现场第五次发出笑声。三个问题,三次回答,刘士余均以“做了了解”开始。这让华西都市报记者想起业内对这位新任证监会主席的性格评价:务实低调,为人非常勤勉。不过,用其央行同事的话来说,刘士余“情商较高,善于平衡和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在评价熔断机制时,刘士余说:“当初研究论证实施熔断机制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防止股市巨幅波动,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说到教训,刘士余“该说还得说”:“我们在不断扩大开放的全球化环境当中,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重构要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好的做法、成功的经验,但是每一项改革必须牢牢地立足中国国情。”
刘士余还直截了当地回应说,单从投资者结构角度来讲,我们是中小投资者占绝对主体的市场体系,这一点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很不一样。未来几年,可以预见,我们的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未来几年我们也不具备推行熔断机制的基本条件。
100分钟,三会主席集体记者会结束,记者们却感到意犹未尽。华西都市报记者冲上前去,大声发问:“养老金好久入市?”刘士余笑而未答。华西都市报记者再问:“有网友说,中国股民‘为国护盘’,证监会可否推行免收印花税一两年,让受伤股民‘休养生息’?”他仍笑而不答,随即离场……
“接地气,专业而谨慎”,这是刘士余给在场记者留下的印象。话筒前,他“该说还得说”,对一些热点甚至敏感问题做了正面回应,给出了信息量很大的回答,稳定了市场预期,而离开话筒,他依然“奉行少说多做的理念”。业内观点
刘士余首秀表现良好给投资者吃了定心丸
周五交易日结束后,市场普遍预期下周股市的大盘走势将与周六证监会主席的记者会消息密切相关。而记者会举行后,业内人士认为其总体以利好居多,更有不少人给刘士余首秀“点赞”。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教授刘纪鹏发微博称,“为刘主席首次亮相点个赞”。刘纪鹏称,“三会”主席联手召开记者会,印象中还是第一次。刘主席表现不错,“自然幽默,坦白真诚,给人留下好印象。”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同样表示:“祝贺刘主席首秀成功,表现良好,值得点赞。”
李大霄认为,中证金较长时间不退出是非常正确的,这是第一次作出的明确表态,对于稳定市场预期、鼓舞投资人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是个好消息。未来几年不推熔断机制,这也是务实的正确的方向。而对于注册制的表态,李大霄表示刘士余打消了市场的疑惑,稳定了市场预期,让投资者对市场的短期及中长期有了一个准确的判断,“注册制不可以单兵突进”的明确表述,可谓重大利好消息。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康表示,针对市场热点、尖锐问题,刘士余并未回避,他的回答其实把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短期发展,治标、治本的问题说清楚了,给市场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其中,对于短期造成资本市场波动的三个关键信息,刘士余都给了准确的回答,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华西都市报记者赵雅儒
答问要点注册制
要搞但不能“单兵突进”
央视记者:“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要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的注册制。创造条件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当下并不具备推出注册制的条件?
刘士余:注册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顶层设计下的一个重大任务,明确是要搞的,至于怎么搞,要好好研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这三项改革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递进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搞好了,可以为注册制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注册制改革还需要完善的法制环境,系列配套制度等技术准备还在研究论证,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注册制是不可以单兵突进的。
中证金
未来较长时间内不会退出
新华社记者:去年A股经历了罕见的大涨大跌,对于最初的救市措施市场各方有不同看法。请问您对此有何评价?最初的救市措施何时退出,中证金何时退出?
刘士余:去年股市异动中采取的措施防范了系统性风险,为修复市场、建设市场、发展市场赢得了时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这一根本方向,不能动摇。政府的职责是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今后,当陷入市场连续失灵、完全失灵的情况时,仍然应该果断出手。反思这次股市异常波动,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是一个重要原因。对此,证监会必须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快改革,转换职能,全面依法加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一些非常规的临时性措施,在资本市场进入自我修复状态后已经退出或者正在退出。至于中证金退出的问题,我还没考虑这事,未来较长时间内谈中证金退出都为时尚早。
熔断机制
未来几年不具备推行条件
凤凰卫视记者:熔断机制推出之前有没有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估?目前暂停的状态是不是意味着在修改之后还会再次推出?
刘士余:当初研究论证实施熔断机制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防止股市巨幅波动,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当时推出熔断机制,在征求意见范围内的共识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推出后客观上造成了助跌的效果,运行的结果和推出这项制度的初衷基本背离,证监会立即叫停了这个机制。
我们在不断扩大开放的全球化环境当中,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重构要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好的做法、成功的经验,但是每一项改革必须牢牢地立足中国国情。我们是中小投资者占绝对主体的市场体系,这一点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很不一样。未来几年,可以预见,我们的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未来几年我们也不具备推行熔断机制的基本条件。华西都市报记者梁波北京报道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