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被寒潮侵袭的最近一周,中国农村正在被一波暖流浸润。2016年1月,近500名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一线小二和一万多个合伙人,在全国的一万三千多个村点用公益行动走进村民家里,为村里的老人送去了阿里巴巴员工众筹的围巾,给村民家贴上了年货节的火红对联和挂历,给常年孤独老人、孩子包饺子做饭劈柴,今年,中国农村热闹温暖的年味,因阿里巴巴年货节提前到来了。
阿里巴巴首个年货节,实现了“洋货下乡”:陕西延安洛川县吴家庄村69岁的张福才老人,在村淘点下单网购了新西兰国宴食材黑金鲍、青口贝、长寿鱼这些“海鲜年货礼包”。
同时,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数据显示,“土货进城”效果明显:洛川苹果11小时卖掉18万斤,相当于当地最大苹果电商一年的销量,为当地农户实际增收20%以上;1万多个家庭尝到了山东海鲜大礼包;赣南脐橙累计销售超过50万斤,为当地人增收40%。来自中国农村的土货跋山涉水最远还卖到了澳大利亚。
数据显示,1月17日至21日阿里巴巴年货节集中售卖期间,累计卖出21亿件商品,相当于每个中国人购买了1.5件年货。
其实,阿里年货节不仅仅着眼于销售商品,它更深远的热力正在农村辐射着,这就是年味和公益。
阿里巴巴合伙人、农村淘宝事业部总经理孙利军在陕西延安年货节启动仪式上曾表示,阿里巴巴之所以做年货节,不是为了打造一个交易的节日,而是为了找回真正的年味,尤其要给农村带去更多的热闹,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回家,让农村的留守老人们见到子女,让留守儿童见到父母,让一个个的家庭团聚起来,热闹起来,这才是年货节要打造的味道。
为了热闹团聚的年味,一系列公益活动在行动:
2015年12月20日开始,阿里巴巴的滨江西溪园区立起了一个漂亮巨大的圣诞装置,在透明的球体中是红绿色围巾搭起来的圣诞树,所有的员工可以以14元每条的价格来认购围巾,这4000多条围巾是送给中国农村的孤寡老人的。2016年1月20日开始,这些围巾开始由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小二和合伙人陆续送进中国农村,为老人们在寒潮中增添了温暖。
1月14日,天猫平台上12个品牌商家联动,为孩子们在线众筹新年礼物,39个小时中,47551位爱心网友通过众筹的方式购买了95623份礼物;1月28日,这些包裹开始走进农村,2月1日小年夜之前,13000多个村点的47290名孤儿会通过农村淘宝服务站收到这些礼物,每个孩子可以拿到两件。
1月26日,农村淘宝联合地方政府承包的幸福返乡号列车在广州发车,千名贵州籍打工者乘坐列车回家过年。1月28日,上海至西安的列车发车。这两趟列车,将快递员、城市务工人员、大学生等漂泊在外的近2000名游子免费送回家乡。
1月底,村淘还给农村淘宝合伙人发放了爱心年夜饭的补贴,2月1日在小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万余村淘合伙人将为各自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操办一场团圆饭。
辽宁省兴城市大寨乡沙河村的合伙人张歉已经开始积极筹备起来,他打算在这一天先举办一个茶话会,把留守的小朋友聚在一起表演节目,背诗、讲故事、唱歌都可以,然后给他们发小奖品,把表演的过程录成视频发给远方的父母看,晚上就跟老人孩子一起包饺子,吃顿热闹的团圆饭。他说,“要用热闹的气氛,告诉他们这也是他们的一个家,我以后就是他们身边的孩子。”
从1月20日开始,农村淘宝的前线小二和当地合伙人以及志愿者都成立了公益小组,他们带着围巾、对联、挂历,挨家挨户地拜访孤寡老人,为他们贴春联、扫积雪,劈柴做饭,累计有近百万的中国农村留守人群,感受到了来自阿里巴巴年货节的热力和温暖。
“农村淘宝本身就是最大的公益项目。农村淘宝最大的目标就是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带动这些年轻人培养起一颗公益的心、一颗服务于老百姓的心、一颗跟整个农村共建的心。”孙利军强调。
孙利军:农村电商变革的核心还在于人才回归
今年春运期间,阿里巴巴旗下农村淘宝联合贵州、陕西地方政府承包广州—贵阳、上海—西安的两趟列车,将快递员、城市务工人员、大学生等漂泊在外的近2000名游子免费送回家乡。目前两趟专列都已发车完毕。
为什么阿里巴巴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更多人回家?日前,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了阿里巴巴合伙人、农村淘宝事业部总经理孙利军,他表示,一方面是为了让年轻人回家更容易,让整个社会尤其是农村更有团圆的年味,让农村的留守老人见到孩子,孩子见到父母。同时他指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鼓励更多外来务工者回乡创业。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目前已经培养吸纳万余名青年回乡创业,孙利军认为,农村电商变革的核心还在于人才回归。
孙利军说,去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之后,马云提出了整个阿里集团的三大战略,把农村成为整个战略之首。而他作为农村电商的带头人,之前走了不少弯路,“主要是因为我们当时不了解农村,以为互联网+农村,就是把互联网简单的驾驭在了农村的上面。”
互联网+农村,到底应该怎么加?我们应该为它做一些什么?我们应该在农村植入一些什么?真正要解决农村什么问题?孙利军开始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农村淘宝刚开始开展的是1.0版本的农村电商,只能做到是互联网下乡,简单说就是把工业品卖到农村。后来我们发现这不是百姓所想要的,老百姓期待变革,期待卖农特产品增加收入,然后我们就去考察了各地淘宝村。”
根据阿里研究院数据2014年有212个淘宝村,2015年则爆增到780个。淘宝村为什么诞生?为什么突然爆增?大量考察得出的结论让孙利军和他的团队明白:淘宝村的发展不是因为把淘宝植入了农村,而是因为有一些有想法、有激情的青年回到农村,他们改变了农村电商的面貌和结构。大量考察之后,去年4月,孙利军带领着农村淘宝团队开始正式启动农村电商的2.0版本。
“在执行层面,我们将这个版本分为天网、地网、人网三部分。天网即强调政府参与度,当下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推动的事情,而是应该有包括政府和其他电商企业在内的整个社会来进行共建。地网则主要体现在政府参与后,企业与政府共同改善基础设施,包括最后一公里物流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以及老百姓金融基础建设问题。”“最后一个是人网,也是农村电商变革的核心之本。”孙利军认为,天网和地网两个网实际上是为人网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让更多有想法有思考的年轻人到农村去。“如果每一个村都有这样一个懂电商的年轻团队,每个村诞生了这样一个年轻的创业团队,你还担心你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吗?基础建设已经完善了,有想法、有激情的年轻人也回到了农村,他们就会带动农产品的标准化。”
相关数据显示,如今农村农产品触网最好的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孙利军和他的团队也做了分析,为什么这种农村土货销售最好的是在一线的城市,并不是因为他们农产品很丰富,而是因为这里有懂电商的人。在跟政府的沟通中,孙利军也一直在推广一个理念:县域经济的发展,靠的主要是你这个县留下了多少人才,培养了多少懂电商的人才。
他表示,阿里巴巴愿意帮助更多的县域培养人才,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阿里巴巴集团将为中国农村培养超过20万懂电商的年轻人。
事实上,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发展至今,在各地都为当地的政府、基层电商、合作社以及年轻人开培训班,累计培训几十万人次,孙利军跟记者说,至今为止他看得最多的数据不是看农村输出了多少,也不是买进了多少,而是笔者的团队为这些年轻人、为这些农村淘宝合伙人做了多少场的培训和公益。
正在进行中的阿里巴巴年货节,农村淘宝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公益活动,包括众筹送戏回乡;通过合伙人组织爱心年夜饭;通过众筹为农村的孤儿送爱心包裹等等,他指出,农村淘宝本身就是最大的公益项目,为什么要给村淘合伙人增加公益体验,今天之所以看到农村电商的希望,是因为这些村淘合伙人有一颗公益的心,有一颗服务于老百姓的心,有一颗跟整个农村共建的心。
孙利军说,农村电商是否能成功,不在于阿里,而在于整个社会对农村的关注,在于整个社会共同去为农村尽自己的一份力。同时,笔者希望更多的电商企业一起来参与,但希望这些企业也能落地到村,真正为百姓触网服务,真正通过互联网为农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