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李媛莉雷倢罗琴)12月2日起,四川省政府新闻办连续举办新闻发布会,系统解读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阐述四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主要内容。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十三五”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3日下午,以“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为主题的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举行,省科技厅厅长刘东、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省国防科工办主任许州和成都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吴凯围绕“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创新发展篇章,详细介绍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等重大部署和要务。
刘东介绍,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2000亿元,2015年预计达到1350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达到50%。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今年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806家,还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41家。
全面创新改革的核心在科技创新。刘东说,下一步四川科技创新的行动指南将重点围绕“十大任务”,包括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协同、军民融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金融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开放合作、体制改革和科技扶贫等。
刘东在答记者问时说,军民深度融合,建立新的体制机制,使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融合,推动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变成可持续的力量是四川创新发展最大的亮点和特色。在这方面,“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下一步将制定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打造成德绵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军工科研院所改革,支持军工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推动国防知识产权解密,放宽民口企业准入。推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工重大设备设施开放共享,建立军民两用人才共享数据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