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创新创业的专家导师队伍达到150人,新增中小微企业10000户以上,创业者突破40000人;开发创新创业项目 1000 个;扶持 10000 人成功创业……”今年9月29日,内江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
其中提出,到2017年,基本形成科学完善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构建起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把内江建设成为川南创新创业高地。
今日内江,“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三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火如荼,经济社会发展风帆正举。
铺平创新创业“绿色通道”内江企业6年时间跻身全球领先方阵
“在内江的这6年,我们走自主研发之路,申请国家专利170项,国际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1项,现已成为国际数据恢复领先的前三甲。”梁效宁感慨,正是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时期,他成了创新创业的受益者。
作为2014年度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在2001年的创业大潮中,梁效宁辞职“下海”,在成都组建团队进行信息安全数据恢复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开始几年,都是通过承接OEM订单维持,小步发展。
直到2008年,内江市政府向他抛来橄榄枝,他在内江正式注册公司,并开始使用效率源的品牌进行产品销售。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资金特别匮乏,内江市政府特批5万元孵化基金,解决了场地房租问题,资助我们度过了创业的第一关。”梁效宁感激,很多部门的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帮助,才使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走到了今天。
梁效宁的成功是内江扶持创新创业的一个典型。为了培厚创业创新的土壤,激发更多人创业创新的热情,内江逐步加大了创业资金的保障,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从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从2014年1月1日起,内江将创业补贴标准从5千元提高到了1万元,并将在校大学生纳入了补贴范围,省上共下拨给内江2002万元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专项资金。根据电商创业发展迅速的实际情况,内江也将符合相关规定的“网店”项目纳入了创业补贴范围。
每年2000万元专项资金内江“八大回家工程”营造双创环境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内江作为老工业基地,和全国、全省以及全省各兄弟市州一样,面临传统增长动力减弱、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偏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困难。
10月19日,在内江市“双创活动周”启动仪式上,作为牵头部门,内江市发改委主任蒋学东说,内江市发改委在谋划编制“十三五”规划时,将科学有机融入“双创”思维和内容,在争取项目资金和项目立项时,优先支持“双创”重点项目。
10月21日,内江召开川商回家发展恳谈会,内江市人民政府市长任晓春说,我们将为川商“回家”提供最优质的项目,最优惠的政策、打造最优越的环境,真诚期盼广大乡友把先进的发展理念、生产技术、产品项目、经营模式带回内江,投身家乡的各项事业,实现个人与家乡的共同发展。
内江市委、市政府始终支持企业,尤其是川商的发展,推出了产业转型、创新发展、农村改革、“互联网+”、民生改善、基础建设、资源对接、资本合作“八大回家工程”,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提供最优越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为川商到内江创新创业,再促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内江市拥有纳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等一系列试点先行的支持政策,尤其是在实施“回家工程”中出台了工商登记,税费减免、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园区建设等“量身定制”优惠政策,制定了市、县(区)、经开区每年各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激励机制,支持返乡创业。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罗尹(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