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a26版:财富潮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5年04月28日] -- 财富潮 -- 版次:[a26]
柳青:滴滴、快的就为解决出行难
2015年04月28日


人物档案   柳青,1978年出生,“中国IT教父”柳传志之女。2000年柳青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2002年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加入高盛(亚洲)集团工作,2014年8月空降滴滴公司

  

  我们自己画了一张战略图,特别清醒地认为,应该解决中国人出行难的问题,尽可能最大化地使用资源,带来环保的收益
  在今年情人节(2月14日),滴滴、快的突然宣布合并,原滴滴打车CEO 柳青出任滴滴、快的联席CEO。就在市场一片哗然之际,柳青和她的团队依旧保持低调面对市场。如今合并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柳青首次站上台前……昨日,在一场小型的媒体交流会上,本报记者作为西南唯一的参与媒体与柳青对话,畅谈滴滴、快的合并后的畅想以及未来。
融合好 合并后腾出资源开拓新业务
  “只有一个事业足够伟大,大家才会为了一件事情放弃一些东西,我们放弃了自己的野心或者竞争心。”
  在滴滴、快的内部,都知道柳青是个工作狂,从上午6:00到晚上12点,基本上都是柳青的工作时间,而她还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按照约定时间,柳青出现在交流会现场,简单地将头发拢向一边,红、黑、白三色相配的针织衫的袖子高高挽着,既有CEO的气场也像温和的邻家姐姐。
  对于外界一直质疑两家公司能否很好的整合,柳青说:“快的和滴滴是中国合并历史上比较少有的。我看过很多并购案子,很少能看到融合这么好的。”
  “我们现在称快的团队为‘杭州那边的兄弟’。”柳青笑着说:“快的他们主要运营的是代驾业务,两边的出租车的业务整体都是滴滴战略部负责人在做。专车这一块是一号、滴滴都在并行往前走。”柳青认为,滴滴和快的合并后,使得两家公司的资源、产品、技术高度融合。因此能够腾出资源开拓新的业务。
  对于合并后的效果,柳青直言自己很满意。“我觉得最骄傲的一点我们两个团队都有极大的包容心,尽管打了那么长的仗,突然间放下就能够拥抱在一起,这是很需要胸襟的。我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如果只是为了赚钱那就会没有任何凝聚力。只有一个事业足够伟大,大家才会为了一件事情放弃一些东西,我们放弃了自己的野心或者竞争心。”
不差钱 滴滴快的都没有上市计划
  “继续融资还是一个问号,但有一些投资人我们会吸收他,目的不是为融资,而是为了战略上的配合”
  目前滴滴快的在出租车领域有绝对优势,最近又在拼车、代驾等业务上发力。滴滴快的动作频频,外界普遍猜测可能是为上市做准备。对此,柳青的回答很肯定:“整体滴滴快的还没有上市计划,可见的未来都没有上市计划。”
  滴滴快的确实不缺钱,去年12月,滴滴公司获得7亿美元的D轮融资。一个月后,快的也宣布获得了6亿美元的融资。“其实滴滴和快的都是融资性非常强的公司,我们并不需要市场融资。对于套现其实我们从管理层到员工,都非常看好滴滴长期的发展,也没有套现的需求。”对于融资,柳青的表述更加直白,“新闻上大家都可以看到,我们两边各融了多少钱大家都是知道的。是不是继续融资还是一个问号,我们要看花不花得出去,不差钱。但是有一些投资人我们会吸收他,目的不是为了融资,而是为了战略上的配合。”
咋赚钱搭平台暂不引入盈利业务
  在平台上做业务的延展才有平台的价值。就像当年的淘宝,不是一个垂直链条,而是一个大平台,什么都在里面卖,用户才会越来越多,出行其实也一样的。”
  打车软件作为一个典型的移动O2O入口,未来拥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滴滴快的将来会不会引入其他盈利业务?
  对此,柳青明确表示“对于盈利,在短期内并没有太大的考量。但是我们觉得很多合作要考虑消费者,无论O2O还是各种各样的合作,一定要给消费者提供利益,这个才是核心。消费者有附加值的我们会推,这些服务只要有价值一定会能盈利。但是盈利在我们的战略中是第二个被考虑的。”
  对于未来O2O业务的具体形态,柳青设想了这样一个场景——“未来我们知道乘客可能要去咖啡馆,我们有可能给他提供一个服务,在车上就可以把咖啡点了,把费用付了,他下车之后咖啡准备好了,他扫个码就结束。”
  对于未来的发展,柳青说他们的策略是做淘宝一样的平台。“在平台上做业务的延展才有平台的价值。这不是说我们有多贪心,它确实是我们这个业务生存之道,就是必须要把平台搭建起来,就像当年的淘宝,不是一个垂直链条,而是一个大平台,什么都在里面卖,用户才会越来越多,出行其实也一样的。”
  而说到未来的盈利,柳青则认为:“亚马逊也是不盈利的,他所有的钱都是提高速度的,盈利不盈利可能毛利润上大家都盈利了,净利润上有一个费用,补贴回去的成本做别的了。”柳青停顿了一下说:“最经典的案例就是淘宝。阿里创建淘宝2003年,10年免费。今天的互联网都是一样的,如果早期想赚钱,想盈利是必死无疑的。”
战略观最大化使用资源解决出行难
  怎么样解决乘客的问题,司机的问题,以及出租车公司的问题,是在解决我们企业怎么生存的最核心,只要把这三方都伺候好了滴滴才有可能有未来
  滴滴快的最近推出了拼车业务、代驾业务,加上出租车和专车业务,其业务范围越来越广。那么滴滴快的的战略到底是什么?
  柳青给出的答案是:“我们自己画了一张战略图,特别清醒地认为,应该解决中国人出行难的问题,尽可能最大化地使用资源,带来环保的收益,这些都是我们希望带来的效果。”
  柳青这样分析业务模式维度:“出行现在有太多的方式,我们大概有这样子的一个战略板块,一个从价位上有一个区分,从出行的方式上有一个区分,从乘客本身乘客是谁有一个大概的区分,有几个维度来分我们到底哪一块业务是针对什么样子的一个业务模式。”柳青解释说:“我们其实就是一家服务公司,我们学习的应该是全球最好的服务公司他们怎么做的。”
  “怎么样治标治本解决乘客的问题,司机的问题,以及出租车公司的问题,是在解决我们企业怎么生存的最核心,只要把这三方都伺候好了滴滴才有可能有未来。怎么做好呢,就是怎么样用大数据解决出租车的使用效率。”对于如何改革和达到共赢?柳青说:“我们想的方法就是用出租车拼车的方式,出租车大数据叫单的方式提高他的收入,使得出租车司机剩下的钱很多,这样大家都很开心。我们作为一个平台方,最重要的还是先让模式走起来,这个是总核心。在我们平台上每天接单量是全球NO.1,是竞争对手的5倍左右。我们希望各位朋友撑我们一把,撑出一个中国将来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公司。”
  华西都市报记者 孟梅实习记者崔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