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a19版:观天下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5年04月28日] -- 观天下 -- 版次:[a19]
保住绿水青山何愁金山银山
2015年04月28日

  

□晏扬
  2014年起,海南中部生态核心保护区取消GDP考核,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彻底放弃了对土地财政、工业增加值的幻想,大力调整产业结构。2014年全县旅游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排名全省第一。琼中人惊喜地发现:GDP考核取消了,农民增收却变快了。(4月27日《人民日报》)
  不考核GDP,农民增收为何反而更快?个中道理并不复杂:因为不拼GDP了,琼中便可以“立足生态求发展”,做强生态旅游业、提升绿色农业、做优绿色工业。绿橙、石斛、南药益智等高附加值作物不仅绿了山头,也让农民的荷包鼓了起来;依托桑林养蚕,成为家家户户都欢迎的绿色产业;而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和黎苗文化,更是吸引了八方游客,火爆的乡村旅游源源不断给农民带来真金白银……
  这就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所释放的魔力,而取消GDP考核,给琼中县的发展松了绑、注入了活力。山多、林多、田少曾经是琼中县的劣势,是贫困的根源,现在却变成了发展的优势,成了农民致富的最大本钱。
  曾几何时,很多地方唯GDP论英雄,为此不惜拼环境、拼资源、拼能耗,为了GDP增长而置环境承受能力于不顾,为了获得“金山银山”而不惜糟蹋绿水青山。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要发展GDP、增加民众收入,就得牺牲自然环境,认为这是经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进而认为中国也难免要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果真如此吗?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对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生动形象的概括,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既是对过去发展方式的纠偏,也为发展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既要发展GDP、提高民众收入水平,又要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鱼与熊掌能否兼得?琼中县的实践表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能够两全其美。因为,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发展GDP与保护环境并不是对立关系,完全可以做到有机统一。
  无论是绿色农业还是生态旅游业,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都表明了一个道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要保住了绿水青山,何愁没有“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