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a05版: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5年04月28日] -- 特刊 -- 版次:[a05]
迪拜龙城为何独缺川商身影?
2015年04月28日

  

华西都市报探访海外最大中国商品城
  在迪拜龙城开幕前,中阿贸易额仅为10亿美元左右。如今,龙城每年商品贸易成交量高达800亿至900亿美元。
  在龙城经历市场培育期的阵痛时,第一批来拓荒的川商都没能“扛”下去。
  龙城二期正是川商的机遇。建材、瓷砖、灯具等,应该可以让川商在这片荒漠中立住脚跟。
沙漠之龙
  从棕榈岛驱车向城外行驶,窗外楼房的海拔渐渐由高至矮,颜色也由玻璃幕墙泛着的银光变幻至有点昏暗的土黄色。30分钟后,在位于迪拜老城区东南面15公里的沙漠之中,一条“巨龙”扑腾着黄沙出现在眼前,记者一行人才又找回在迪拜的感觉。没错,这就是龙城,迪拜人称之为“Dragon Mart”的地方。
  如果不是随处可见的阿拉伯文,我们一定会以为自己还置身在中国,国人最熟悉的巨大图腾就在眼前——龙城由二节龙头、十一节龙身、一节龙尾组成。龙身、龙尾为一层,一字曲线排开,一节抓扣一节,堆积出一颗傲立的龙头,霸气十足。在迪拜炙热阳光的照耀下,龙身上的透光玻璃钢拱顶,还有两旁的金属鳞片,闪闪发光,让这条巨龙立马灵动起来,在黄沙中腾云驾雾。龙城,不仅是全世界外形最大的龙形建筑,其内功也更加让中国人骄傲:它是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商品贸易中心,也是中国在整个中东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销售批发中心。
  全球最高楼、最大商场、最土豪警车、最酷炫公交……有人说,阿联酋迪拜的浮夸与奢华是用许多“最”字所堆砌。不为人知的是,迪拜还有一个“世界之最”与中国商人密切相关——在迪拜郊外,有一座巨大的龙形建筑被阿拉伯人称做“龙城”,那是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商品贸易中心。迪拜龙城,是中国原国务院副总理“铁娘子”吴仪亲手播种浇灌的奇迹之花,现在的年交易量直逼千亿美元。迪拜龙城华商总商会会长金国中告诉我们,在这里,仅浙商就占了6成,江浙商人是迪拜龙城最大的赢家,尝到了从沙漠中流淌出的“奶和蜜”。遗憾的是,华西都市报一行三人几经寻找和努力,却发现迪拜“龙城”独缺川商踪迹。四川企业为何放弃了这块“蛋糕”?迟到的四川商人,能否寻找后来居上的未来机遇?我们将带您寻找答案。
中阿联建
龙城一年交易量 直逼千亿美元
龙城,迪拜沙漠中怒放的的奇迹之花,而当年决定在这不毛之地,播种荒丘浇灌花朵,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铁娘子”吴仪。2002年3月,主管外贸的时任中国国务委员吴仪访问迪拜期间,迪拜政府提出,将杰贝·阿里自贸区的一个15万平方米的仓库提供给中国无偿使用3年。这一合作,成为促进中国与中东经贸合作、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充分发挥与利用迪拜市场辐射效应的好时机。其后,中方和迪拜世界集团共同投资3亿美元,由迪拜出地,兴建出了一个中国城。2004年12月,总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迪拜中国城“龙城”在沙漠中拔地而起,并立即投入使用。其中,商贸区有15万平米、4000个店面,住宅区12万平米,有将近2000套公寓和3万平米配套仓库。龙城的开门迎客为中阿贸易起到的作用立竿见影。数据显示,在2004年迪拜龙城开业前,中阿贸易额仅为10亿美元左右。但是在迪拜龙城开业后的一年内,这个数字很快跃升至50亿美元;2006年之后,这个数字就超过了100亿。如今,龙城每年商品贸易成交量高达800亿至900亿美元。
川商踪迹
中国话南腔北调 商家少有四川人
寻访龙城的那一天刚好是周六,阿拉伯人携家带口、开着豪车涌进龙城过周末,甚至找不到一个空余车位。在这里经商已经五六年的浙江商人吴波告诉我们,虽然迪拜人的服装坚持传统,但他们都很喜欢现代化的中国商品。例如,穿着白袍,踩着凉皮拖的迪拜男人最喜欢中国的电子产品,裹着黑纱的女士看到漂亮的中国时装就迈不开步子,同样兴奋的还有小朋友,龙城里的玩具柜台成为他们的迪斯尼乐园。“一座全卖中国商品的龙城,就可以解决迪拜老百姓衣食住行所有问题!就连非洲人、印度人等外来者,也常常来大包小包采购中国货!”吴波很骄傲。窗帘、手机、电视机、衣服、发电机……记者看到,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迪拜龙城,商品全是中国人熟悉的样子。在龙城逛一圈,洒脱爽快的东北话、吴侬软语的江浙方言、还有京腔京调的京片子……遗憾的是,这里唯独听不见的就是四川话。听说我们想寻找四川商人,阿联酋迪拜龙城华商总商会会长金国中立刻开始摇头。他直言,在这里做生意多年,认识一些重庆商人,四川商人却几乎没有信息,就连曾经入驻的几家四川商人也已经离开了。我们一起逛了一大圈,在两家灯具店里发现了“四川老乡”。不过再仔细一问,老板却都来自重庆。“川渝一家,我们算半个老乡。”已经做好接受采访准备的重庆小伙子,幽默地开起了玩笑。
为何缺位
早期“拓荒”川商 未能扛过阵痛
迪拜善于编织遍地黄金的美梦,吸引着全球淘金客的前仆后继,这其中,四川人绝对是一支最勇敢的先遣队。随意走进Dubai mall的一间店铺,说不定哪位漂亮又热情的导购员正是四川老乡。而在迪拜的建筑工地上,四川人同样用汗水浇灌着高楼直插云霄,装点出独属于这座城市的繁华璀璨。可是,当到了偌大的龙城,四川人似乎“露怯”了。什么原因造成了龙城川商的缺失?面对记者的发问,金国中的思绪一下回到了几年前,那时的龙城正经历着开业初期的阵痛。“我记得当时在龙城还有不少朋友都来自于四川,可以这么说,能够远离家乡毅然决然来到这片沙漠拓荒,说明了投资的战略目光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些成功要素四川人都具备,值得钦佩!”金国中感叹道。但是由于远离城市中心,在开业初期,龙城也经历着市场培育期中不可避免的阵痛。“可惜的是,面对无人上门的窘境,库存增多的压力,很多四川兄弟都没能‘扛’下去,转让铺子一扭头当了逃兵。”金国中的言语中多少有些遗憾,他说,可能川商缺乏的正是一种坚持和韧劲。其实,黎明前往往是最黑暗的时候,只要认准了市场前景,往往再坚持一下就会看到胜利。“扛”下去的江浙商人,收获了从沙漠结出的黄金硕果。如今,龙城已经成为江浙人的“天下”,仅浙商就占了6成。对于越来越庞大的老乡队伍,金国中笑着说,温州人自古就喜欢创业打拼,当家乡人都走四方,出门淘金之后,谁又能安于坐在家?在温州,大家都信奉爱拼才会赢!
新的机遇
龙城二期今年开业,机会等待川商
  如今再到龙城淘金,迟到的四川人还能后来居上吗?金国中用手指敲着桌子,加重语气:“只要有心,机会从来不晚!”他站起身,带着记者快步走出龙城,然后又突然站定。“这里就是龙城二期,计划今年六七月开业。”顺着金国中手指的方向望去,在龙城的一旁,另一座颇具中国特色的建筑亦初具规模。“龙城二期工程包括17.7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一家三星级酒店和一个多层停车场。”金国中又往前走了两步,指向更远的地方:“后面还有一个国际城,国际城是龙城的扩展,做生意都住在里面,然后还有仓库,大概有4至5万中国人在这边工作和生活。”“我觉得龙城二期正是川商的机遇。”对于具体的投资建议,金国中毫无保留:“比如窗帘,虽然利润率不高,但是可以走进普通迪拜老百姓的家里去量窗帘,家里缺什么一目了然,说不定就是大商机。除此之外,来自中国的建材、瓷砖、灯具等,不仅大受海外市场的欢迎,利润率也较高,投资上述行业应该可以让川商在这片荒漠中立住脚跟。”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王丹席秦岭胡镪文
阿联酋迪拜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