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4月01日] -- 川东北读本 -- 版次:[f06]
生态殡葬 南充每年不到几十例
当前“厚葬”观念盛行,生态葬随着政策的推广市民或慢慢接受
2015年04月01日


正在祭扫的市民。

  

现状
  主城区共50座免费生态墓穴,目前为止,没有市民选择将亲人安葬在生态墓中。进展
  自2001年栖乐园推出树葬以来,仅有三十多个家庭选择了树葬。观念
  受传统厚葬观念影响,普通墓穴上万元销售非常好,免费的生态葬,多数市民兴趣不大。
  清明将至,南充市已逐渐出现祭祀高峰。相比起异常火爆的传统殡葬,绿色环保的生态殡葬却在南充遇冷。据南充市栖乐灵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1年该灵园推出树葬以来,仅有三十多个家庭选择了树葬。为此,他呼吁市民合理看待殡葬方式。现场

清明祭祀迎高峰生态墓区显冷清
  清明将至,南充市已逐渐出现祭祀高峰。3月31日,记者在南充市栖乐灵园看到,前来扫墓的市民络绎不绝,多数市民都是一家人前来祭祀。在公墓区的平地墓区,大大小小的墓穴已经立上了墓碑,墓碑两旁摆满了祭祀用的鲜花。
  与平地墓相比,在栖乐灵园东南角的生态殡葬区显得格外冷清,郁郁葱葱的树林下,一块绿色草坪上立着“生态殡葬”字样的牌子。前来祭扫的市民,匆忙的从旁边走过。据栖乐灵园党支部书记杜四介绍,自2001年推出树葬以来,仅三十多个家庭选择树葬。
现状

选择生态墓葬每年不到几十人
  目前,南充的各大陵园均有绿色环保生态墓葬,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目前,栖乐灵园已开发各类墓穴1万多座,安葬墓8000多座。其中,有800多平方米的生态墓穴。
  近几年,栖乐灵园陆续推出了树葬、花坛葬等多种生态墓模式,然而,在墓园第七台右区新开辟了一块400平米绿色生态艺术大草坪,专用于集体公益性殡葬墓区却始终冷冷清清。同样,西山公墓、黄陵园等多个陵园的生态墓葬均不受市民“青睐”。
  杜四无奈地表示,“相比传统墓地花费,生态葬收费都很低,但选择生态葬的市民却很少,每年不到几十人。”
  据南充市烈士陵园管理处殡葬科科长黄丽君介绍,南充主城区共有50座免费生态墓穴,分别是西山公墓20座、栖乐灵园20座和黄陵园10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市民选择将亲人安葬在生态墓中”。
  对此,多位公墓负责人均表示,在土地越来越紧张的现实下,未来推行“生态葬”是大势所趋,人们必须逐渐转变观念才能适应发展。
调查:仅有两成市民支持生态殡葬
  免费生态穴无人领取,这究竟是为什么?为此,记者随机采访了数位前来祭扫的市民,均表示生态葬“文明、环保”,但对于是否会考虑为逝去的亲人选择生态葬?不少市民表示,自己不会让亲人生态葬;但有不少市民表示,“会考虑,最主要是老人的意见。”
  “亲人去世一定要入土为安,我知道生态殡葬既环保又省钱,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花点钱,买块墓地,这样才对得起逝者,也才能表达我们的孝心。”市民王女士认为生态葬还是太“边缘”。不过,她表示,祭奠亲人采用绿色环保的方式是可行的。采访中,仅有两成市民表示支持生态殡葬。“立碑与否不是很重要,寄托哀思是一种诚意,不管在哪里,虔诚就可以了。”采访中记者发现,市民不接受免费生态穴,焦点都聚集在是否立碑上。对于文明祭奠、绿色祭奠的方式,多数市民并不反对。
声音:
  进一步提倡“厚养薄葬”理念
  尽管国家大力提倡海葬、树葬、花葬、草坪葬,承担“文明、环保、节地”重任的“生态葬”在南充已经推出多年。然而因“厚葬”观念依旧盛行,使“生态葬”普遍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是什么让南充市民“生态葬”不感冒呢?“普通墓穴2—5万元,销售还非常好,而免费甚至奖励的生态葬,不管殡葬部门如何推销和宣传,多数市民依然兴趣不大。”杜四说,百姓传统的“入土为安”的思想依然较为严重,同时,“厚葬”观念依旧盛行,哪怕是一些收入不高的困难人群,也会咬牙选择前者。“目前,生态葬比例确实比较低,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广,家属应该能慢慢接受。”
  “很多人觉得选择生态葬,就是没面子、不孝顺的表现。”黄丽君说,殡葬是对离世亲人的缅怀追思。而只要谈到绿色生态节地葬法,不少人都会认为这是经济条件不好的人才会选择的安葬方式,难以得到很好的殡葬服务。
  对于如何推广新殡葬方式又尊重传统?杜四建议,应通过完善立法和加快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强化行业监管和问责。从社会层面看,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提倡“厚养薄葬”理念。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敬铭安实习记者 王林 任星旗 摄影报道
●新闻链接
  生态殡葬:也称“绿色殡葬”,是一种以树代碑、骨灰直接葬入树下或草坪中的新型葬法。它将亲人骨灰和着鲜花瓣与泥土葬于树根四周、草坪之中。绿色安葬象征着生命长绿、精神永存,也符合人们“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