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12月10日] -- 川东北读本 -- 版次:[f07]
爱心人士向达州抗战老兵献爱心
达州市抗战老兵2014冬暖活动启动,爱心人士给老兵带去了文艺节目、礼品
2014年12月10日


抗战老兵(刘家忠、雷继纯、曾凡廷、王定芳、邓良万、肖德福)。


老兵向爱心人士致敬。

  

  一寸山河一寸血!在抗日战争年代,数百万川军将士奔赴前线,和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18万达州热血男儿出川参战。
  如今,健在的抗战勇士已到了风烛残年。12月8日,达州的35位爱心人士带着文艺节目、礼品,前往达州渠县慰问了那里的抗战老兵,并举行了达州市抗战老兵2014冬暖活动启动仪式。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了解到,如今还健在的老兵,年龄最大的104岁,年龄最小的也是89岁。
93岁老兵:与日寇作战30多次
  “民族的英雄,大山丛林远征军,誓死报国埋他乡……”活动现场,爱心网友将诗朗诵送给了老兵。当天,共有6位抗战老兵在子女的陪伴下,参加了这次启动仪式。
  从1937年抗战爆发,四川走出300多万军民,王定芳就是其中之一。在活动现场,如今,93岁高龄的王定芳仍保持着清晰的思维。
  他告诉记者,1937年他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八军103师,曾担任马克沁重机枪连的机枪手,在抗战时期与日寇作战30多次,给他印象最深的一场,是一次打了8天8夜的战斗。为了抵御日寇,王定芳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宜昌的西岸,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老人回忆,在宜昌作战之后,第八军被调往滇缅与日寇作战,并担任了进攻松山主峰的先头部队,他们挖了4条地下通道,直通松山主峰的峰顶,第八军用破烂衣服和着炸药,炸开了松山主峰,日本的飞机只能在松山盘旋,却无力挽回败局。而第八军4个师,共计6万士兵,到最后只剩下了2万多人。
  松山战役后,王定芳所在的第八军又乘胜攻克了腾冲、龙陵芒市……
91岁老兵:17岁参军负伤回家
  今年91岁的抗战老兵刘家忠回忆其抗战岁月,仍然潸然泪下,17岁参军,睡的是稻草,每顿米饭只有两勺子,和他一行的有200人,在中途被饿死的、冻死的都有六七十人。
  后来被送到云南昆明,接受训练后,进了国民革命军五十三军第二师山炮营的机枪排,负责保护大炮,在云南老山与日寇作战。在一次伏击战中,刘家忠和4名战友在老山一个小山口准备伏击日军,不幸一发日军的炮弹落在了他们跟前,炸死了2人。刘家忠说,当时他跑得快,只是右脚脚背被弹片击中,日本投降,部队整编调整,刘家忠是伤兵,被送回了家乡。
目的:
记录抗战老兵伟绩 铭记历史激励后人
  昨日达州市爱心传递群联合四川省抗日老兵救助会达州分会。“这次启动仪式地点选择在渠县,主要是渠县境内健在的抗战老兵数量最多,方便他们参加。”参加活动的张纪唐介绍,活动准备了半个月时间,筹集了一些棉衣、棉鞋、水杯以及公益款捐给老兵。达州爱心传递群的网友张和平说,赠送的物品较少,但却体现了社会爱心人士的心意。
  一直致力于寻找抗战老兵的张纪唐告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抗战时期18万达州热血男儿出川参战人,如今达州市尚在的被证实的抗战的国民革命军人有10位,他们都是在1931年到1945年8月15日参加国民革命军,并长期对日寇作战。
  这10位抗战老兵中年纪最长的是黄埔十七期的李为松,现居住于达州市大竹县,已经有104岁了;年纪最小的是抗战时期在中国远征军新一军服役的王家瑞,现在在达州市福利院,已经有89岁。
  张纪唐向记者讲到,2005年,他们开始寻访抗日老兵,将抗日老兵们口述的真实事件和经历记录下来,铭记历史,激励后人。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宦小淮 实习生 吴万斌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