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a12版:运动会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4年12月10日] -- 运动会 -- 版次:[a12]
奥运会申办大变脸 可以联合主办
2014年12月10日

  

年轻人还看奥运会吗?经过数据调查和研究后,国际奥委会似乎认为,这真的是个问题,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积极应对。当地时间昨天,国际奥委会第127次全会在摩纳哥举行,一致通过了主席巴赫倡导的全部40条《奥林匹克2020议程》,其中很多改革方案旨在打造一个更年轻的奥运面孔,比如,在网上开播24小时频道,打造新媒体平台等。当然,最重要的一条改革是,允许两国或地区联合主办。
  仿效世界杯以及欧洲杯的联办模式,奥运会申办终于打破坚冰,顺利通过了奥运会可以联合主办提议。巴赫主席认为这将减轻举办地的负担,并且能够吸引到一些小的国家或地区投入到奥运会的申办中。这项提议通过后,国际媒体传来整齐而响亮的点赞,美联社认为:“此举打开了城市之间、相邻国家或地区联合承办奥运会的大门。”路透社写道:“这打破了在一个地方举办奥运会的传统。”
  新的申办体系下,国际奥委会将变“申办”为“邀请”,申办城市可于邀请阶段与国际奥委会进行探讨,并需将承办奥运会融入其自身的发展规划中,而不是反向为之,国际奥委会甚至允许跨城、跨境联合申办,只不过巴赫称那须得是“特殊情况下的特事特办”。
  显然,最先受益的城市是承办2018年冬奥会的韩国平昌和2020年夏季奥运的日本东京。其实,上周就有传闻,平昌冬奥会由于经费不足推迟了场馆的建设,计划将部分雪橇比赛转移到日本举行的流言。路透社的报道认为,国际奥委会能顺利通过此项决议,也和平昌冬奥会的困难处境有关。
  另一焦点则是在新的奥运设项规则下,国际奥委会变大项基础制为小项基础制,不再将设项局限于28个大项,而是通过规定运动员、官员和小项的总数上限来实现规模控制,其中夏季奥运会的“帽”是10500名运动员、310个小项,冬奥会则为2900名运动员和100个小项。东道主将在增项议题上拥有更多主动权。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甘露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