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开区首次在西博会上独立设展馆,展出13款“龙泉造”汽车;这时,地铁2号线东延线正式启用,龙泉驿区在“全域成都”的版图上更加清晰。
当一汽大众与成都市政府签订整车(四期)扩能项目,投资40亿元,在经开区新增15万辆的年产能;这时,东风神龙汽车投资约123亿元的第四工厂落户经开区。
当国务院批复同意天府新区为国家级新区;这时,天府新区所辖的经开区内,1-9月的汽车整车产量已经突破68.2万辆。
一项接一项“并蒂开花”的丰收,聚集在龙泉驿区,这里是国务院批准的成都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的东部副中心和中心城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是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是崛起中的国际汽车城。
经济总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税收三大核心经济指标在全省的遥遥领先,渗透着龙泉驿区对“百千万亿”梦想的追逐:到2020年,建成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吉利、神钢等一批百亿企业,形成百亿企业集群;到2020年,形成一汽大众、沃尔沃等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汽车贸易娱乐、工程机械等五大千亿产业支柱;到2020年,汽车主导产业综合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建成万亿产业基地。
关键词:项目
西博会引进项目41个,吉利再投19.7亿扩能10万辆
这些天,以“改革引领发展、创新开辟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五届西部博览会正在蓉城举行。26日龙泉驿区传来消息,本届西博会龙泉驿区(经开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已经引进项目41个,协议资金556亿元。
23日举行的成都市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龙泉驿区与吉利汽车签下了19.7亿元扩能10万辆项目大单。据介绍,吉利集团计划在经开区新投放四款新车型,包括吉利GX6,MPV,插电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计划新增产能10万辆,致力于将吉利成都基地建设成为吉利的整车出口基地。
龙泉驿区西博会期间引进的41个项目,涉及整车、零部件、汽车研发、高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包括投资123亿元的东风神龙汽车整车生产基地、投资25亿元的沃尔沃S60L汽油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量产、投资40亿元的一汽大众四期扩能、博世汽车部件增资、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公共服务平台、中信水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明元龙泉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等项目。
此外,借力西博会,龙泉驿区担任“东道主”的中法生态园-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首届中国智能汽车国际论坛多项投资促进活动同期举行。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经开区首次在西博会上独立设馆,龙泉驿区6家整车企业抱团展出13款“龙泉造”汽车,热销的速腾GLI、吉利GX7、沃尔沃S60L,以及即将投产的普拉多2.7L、沃尔沃XC60、野马C30纯电动车等新车亮相。
“通过集中展示龙泉造的汽车,不仅是对经开区汽车产业成果最形象地展示,同时也坚定了投资商入驻龙泉的信心。”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开区锁定“百千万亿”梦想,到2020年,建成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吉利、神钢等一批百亿企业,形成百亿企业集群;到2020年,形成一汽大众、沃尔沃等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汽车贸易娱乐、工程机械等五大千亿产业支柱;到2020年,汽车主导产业综合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建成万亿产业基地。
关键词:产业
国际汽车城装上新“引擎”,提供企业更多新机遇
日前,龙泉驿区经济运行监测中心发布今年1至9月主要经济指标,1至9月GDP预计实现68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实现42.8亿元,整车产量达68.19万辆,增长37.3%。
时间再往前,今年8月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3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结果,龙泉驿区以地区生产总值837.06亿元,人均GDP106105元,首次跃居全省第一位。
龙泉驿区发改经信局提供一组最新数据:截至目前,驻区23家银行,新增贷款企业258户,同比增长44.94%;新增贷款总额50.8亿元,同比增长136.28%;其中,一产业22户,授信额度1.97亿元,同比增长19.39%;二产业136户,授信额度19.3亿元,同比增长70.8%;三产业110户,实现授信额度29亿元,同比增长239.18%。资金的活跃度,透露出龙泉驿区企业的活力。
随着天府新区晋升国家级,意味着新区将迎来更加开放和优惠的政策。地处天府新区核心区,龙泉驿区无异于装上了最强有力的发展“引擎”。经开区相关负责人有信心,龙泉汽车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投资机遇,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前来安家,进一步壮大现有的大企业大集团数量,同时,经开区也能为投产企业提供税收、政策等一系列给力的优惠。
10月16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第四工厂在经开区奠基。神龙公司总经理邱现东直言,天府新区晋升“国家队”,对企业而言是相当利好的消息,“将有新的政策支持,意味着企业有新机遇。”邱现东积极发出邀请,呼吁更多的上游供应商来经开区投资、建厂。
关键词:汽车
“车城”双翼齐飞,今年整车产量有望大幅攀升
12年前龙泉驿区首次踏进四川“十强县”的大门,如今突破多年排名第二的位置,成为“十强”新科状元。背后沉淀的是全区经济规模、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的综合实力,归功于龙泉汽车产业“千亿”梦想的实现:2012年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2013年纯汽车制造业迈过千亿门槛,2014年则瞄准整车制造业跃上千亿台阶。
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集聚,车城龙泉的第一个目标是建成百万辆的产能平台,最初规划节点是2015年。而2013年车城龙泉的下线整车数量就已经实现70多万辆,到了今年9月份,已经完成68.2万辆。
与此同时,西博会期间一汽大众与成都市政府已签订整车(四期)扩能项目,在经开区新增15万辆的年产能;东风神龙项目在经开区拉开动工大幕。如果说,以一汽大众为龙头,经开区南区将率先实现首个100万辆整车产量的目标,那么以东风神龙项目为引擎,经开区北拓展区建设则拉开第二个“百万”起航。南北双翼齐飞的战略格局,给足车城龙泉底气,确定2016年实现整车产量100万辆以上,2020年实现整车产量180万辆以上的目标。
在制造的同时,车城龙泉紧盯着“智造”,按照“成都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创造“制造—研发—服务”的全产业链,并着力于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科技智慧。由龙泉驿区企业川汽野马制造的野马T70、纯电动C30、纯电动客车三款车型首次在西博会新能源汽车展区亮相,成为全场亮点。四川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最新动态,下个月,川汽公司成都基地生产的新一批纯电动出租车将投用龙泉驿区。在此基础上,龙泉驿区已经在出租车、环卫用车等公共领域,率先试点使用本土造的新能源汽车。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媛莉 摄影吴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