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a06版:第一眼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4年10月27日] -- 第一眼 -- 版次:[a06]
中国地标大报领军品牌华西都市报荣膺“中国十大名报”
2014年10月27日


制图杨仕成

  

四川唯一
华西都市报获誉“中国十大名报”
  10月25日,在“中国地标大报领军品牌联动”仪式上,华西都市报、广州日报等30多家主流媒体积极响应,一起发出了“传播公信 重塑价值”宣言,携手打造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塑造最具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象。
  “地标大报领军品牌联动是顺应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深化改革形势需求,提高纸媒核心竞争力的有益尝试。”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主任梁勤俭在启动仪式上说,联动平台的打造是新形势下加强媒体融合的积极探索和重要创新,必将有力促进报媒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推动纸媒经营模式的不断变革与持续创新。
  现场,华西都市报、广州日报等国内十家主流媒体荣获了中国地标大报领军品牌——“中国十大名报”称号。梁勤俭说,“华西都市报是中国都市报的一面旗帜,20年来越办越好,对全国的报刊发展影响重大”。
  随着信息无处不在、数据量化一切、移动改变生活的时代到来,全国性主流媒体肩负“传播公信重塑价值”的责任更为重要。无论从全国知名度,还是影响力和公信力,以及20年来的持续创新等来看,华西都市报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十大名报”。
  第21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上,华西都市报获得中国地标大报领军品牌——“中国十大名报”的殊荣。
  10月25日,以“创新促发展、创意赢未来”为主题的第21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在贵阳开幕。作为重头戏之一的“中国地标大报领军品牌联动”仪式亮相,启动仪式由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广告人杂志社共同倡导发起,国内30多家主流媒体积极响应参与。
  现场,华西都市报在内的十家主流媒体荣获了中国地标大报领军品牌——“中国十大名报”称号。恰逢华西都市报创立20周年之际,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主任梁勤俭表示:“华西都市报是中国都市报的一面旗帜,20年来越办越好,对全国的报刊发展影响重大。20岁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年龄。祝愿华西都市报青春焕发,天天向上。”
创新力
转型打造“大众化高级报纸”
  1995年创刊的华西都市报作为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开创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华西都市报在诞生之初,名气就红遍大江南北,不仅家喻户晓,而且为全国各地报纸所效仿。
  20年间,华西都市报的知名度、品牌力和影响力不仅逐年攀升,而且打造了一个全域化、全时段、全媒体的主流舆论传播阵地华西传媒集群(WMG)。原因何在?正如第21届中国国际广告节的主题“创新促发展”一样,持续创新和主动探索——让华西都市报得以在岁月变迁中活力如初。
  2014年2月20日,华西都市报头版刊发改版致读者文章——《能赢了岁月的,终究是那碗“芙蓉鸡汤”》,正式启动新一轮改版创新:转型打造“大众化高级报纸”,办一份以24小时为出版周期的“杂志”。
  2014年新一轮的改版,华西都市报推动报纸由“大众化市民报”向“大众化高级报纸”转型升级,推动报纸由信息的记录者、声音的传递者,转变为资讯的整合者。“20年来,华西都市报有一种精神非常可贵: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创新,从而不断获得新活力,始终走在全国都市报的领先阵营,而不是守阵地。”CRT市场研究高级顾问姚林评价说。
品牌力
华西都市报品牌价值83.98亿元
  在西部地区报纸新闻网络传播数量排名中,华西都市报的转载量位居第一名,是四川省所有报纸中被转载新闻最多的报纸,市场份额超过55%。
  2014年6月25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在北京发布201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华西都市报以83.98亿元的品牌价值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位居第260位,是四川唯一上榜的媒体,在中国西部报纸中排名第一。
  从2006年到2014年,华西都市报连续9年成功入选中国500强;从16.2亿元到83.98亿元,品牌价值逐年增长;从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到一流文化传媒集群,华西都市报在融合发展中引领传媒变革,彰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传播力和品牌影响力。
  2014年伊始,华西都市报就推出《嫣然天使基金N种质疑再调查》等一批纵深化、专题化的重磅报道;4月份,面向全球独家直播《上海女游客在马来西亚被劫持》事件;6月份,《熊猫妹闯巴西》24小时不间断播报世界杯新闻;9月,第一时间赶赴纽约,直击阿里巴巴登陆美国纽交所……从四川到全国,再到全球,华西都市报品牌影响力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在网络时代,如果想要说明影响力,就不仅仅是报纸发行量以及影响了多少读者这么简单,而是从读者和媒体两个方面对报纸内容二次传播的效果进行评估,才是报纸影响力的核心价值。”世纪华文总经理田珂说。根据MBR 最新监测数据:在西部地区报纸新闻网络传播数量排名中,华西都市报的转载量位居第一名,是四川省所有报纸中被转载新闻最多的报纸,市场份额超过55%。
公信力
肩负服务民生、守护时代的责任
  华西都市报基于“报道专题化”、“观点矩阵化”、“数据可视化”、“周末副刊化”的理念,着重推出和打造了一批“王牌栏目”和大型报道。
  作为第一张都市报和中国十大名报,华西都市报始终秉承“责任至上、公信天下”的办报取向,守望社会,做一个有温度的媒体。老成都心目中恒久难忘的那碗芙蓉鸡汤的温暖和滋润,恰如报纸给这个碎片化时代所带来的光芒。
  眼下,网络上海量而且碎片化的信息,也开始变成一种困扰,不仅让人们应接不暇,而且有时候真假难辨。这样的情形之下,主流媒体“传播公信重塑价值”的责任尤显重要。
  新一轮改版中,华西都市报基于“报道专题化”、“观点矩阵化”、“数据可视化”、“周末副刊化”的理念,着重推出和打造了一批“王牌栏目”和大型报道。
  2014年3月17日起,华西都市报推出“华西观察·民生备忘录”大型系列报道,就房价、交通、环保、医疗等百姓关注的热点,多路记者实地调查,梳理背后的真相,厘清未来的走向。
  全国两会期间,在全国率先探索“您的新闻由您订制”的新传播模式,改变报纸长期形成的单向传播,着力强化网络思维和用户意识,让广大读者来点题,参与新闻报道。
  除此,在头版推出了“第壹评”栏目,就当天最具关注度、最具争议性的题材表达华西观点,增强舆论引导能力;要闻版块推出“政策全解读”栏目,权威而生动地解读与市民生活、城市管理和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顺应新闻可视化发展的趋势,设立“华西数据”栏目;紧贴本土文化符号,在周末版打造“宽窄巷”栏目,给读者奉献一份高品位的文化副刊……
  洞察世界的梦想,服务民生的情怀,守护时代的责任——华西都市报的品牌力和知名度,在融合与坚守中不断升华。 华西都市报记者石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