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01:要闻 | a02:特别报道 | a03:特别报道 | a04:特别报道 | a05:特别报道 | a06:特别报道 | a07:第一眼 | a08:第一眼 | a09:大都市 | a10:大都市/华西汇 | a11:观天下/锐评论 | a13:观天下 | a14:运动会 | a15:星娱乐 | a16:星娱乐 | a17:财富潮 | a18:财富潮 | a19:财富潮 | a20:财富潮 | a21:观楼市 | a22:观楼市 | a23:观楼市 | a24:观楼市 | a25:观楼市 | a26:观楼市 | a27:观楼市 | a28:观楼市 | a29:观楼市 | a30:观楼市 | a31:观楼市 | a32:观楼市/车视界 | a33:车视界 | a34:车视界 | a35:车视界 | a36:大特稿 | a37:装饰家 | a38:时尚周 | a39:欢乐购 | a40:装饰家 | d01:川南读本 | d02:川南读本 | d03:川南读本 | d04:川南读本 | d05:川南读本 | d06:川南读本 | d07:川南读本 | d08:川南读本 | d09:川南读本 | d10:川南读本 | d11:川南读本 | d14:川南读本 | d15:川南读本 | d16:川南读本 | f01:川东北读本 | f02:川东北读本 | f03:川东北读本 | f04:川东北读本 | f05:川东北读本 | f06:川东北读本 | f07:川东北读本 | f08:川东北读本 | f10:川东北读本 | f11:川东北读本 | f12:川东北读本 |
近日,杭州刚刚开学的高中二年级学生发现新发的语文课本里多了两篇八股文。据了解,杭州高级中学选编的语文教材中包含的两篇八股文分别是明朝初期王鏊的《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王阳明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和多次担任科举监考官曾国藩的《与诸弟书》。主持新教材选编的老师称,八股文能够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的文章有“体”。(9月3日《新京报》)
@杨兴东:八股文入语文教材,其实不必过分放大其负面作用。说到底,今时今日的社会氛围,远非八股取士时可比。社会流动性的增加,开放性的提升等等,都说明八股文的负面影响发挥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在现在,担心学生学习八股文,导致僵化思维,无疑于痴人说梦。课堂学习有能力也有条件,对八股文进行优劣取舍。更何况,互联网时代,学生认识世界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一两本教材,几篇文章。八股文所谓的负影响,几乎难以影响现在的学生。
八股文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它的糟粕我们应坚决摒弃。但对于其客观存在,我们却不宜忽视。毕竟,八股文虽是一个时代的负资产,但其中亦不乏包含进步意义的杰出之作。 因此,不妨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八股文入语文教材。一言以蔽之,警惕八股文的负面教化作用,不是抵制其进入教材,而是关心今天的课堂如何解读八股文。抓住了这一点,才是抓住了八股文进教材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