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a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4年09月04日] -- 特别报道 -- 版次:[a03]
杨森潘文华“回家”
两位抗日将领雕像昨日落成
2014年09月04日


9月3日,杨森的后人揭开将军塑像的红绸。

  

  9月3日上午,小雨霏霏。在位于成都市安仁镇的建川博物馆内,进行着一 场 特 殊 的“ 欢 迎 仪式”。潘文华和杨森两位抗日川军将领的纪念雕塑,在这一天,被安放在了《中国壮士1931-1945》纪念雕塑群里,从这一天起,他们将与其他200多名战士日夜站在一起,看着这片他们为之奋斗过的土地。潘文华儿子潘锡仁、潘夕潮、王宇坤等亲属和杨森儿子杨新人、杨南明等亲属专程前来参加揭幕仪式,并向博物馆捐献了文物。

人物简介
潘文华(1886—1950)
  号仲三,外号潘鹞子,川军甫系的武德励进会第二任会长,刘湘死后替补成为川军五行中的一人。二级陆军上将。历任川军教导师师长兼重庆市长、国民党第7战区23军军长、28集团军总司令兼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1949年12月率部起义;新中国西南军政委员会常务委员。
杨森(1884—1977)
  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现四川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红日村人(原川东广安县龙台镇寺),川军著名将领。二级陆军上将,贵州省主席。杨森与“水晶猴子”邓锡侯、“巴壁虎”刘湘、“多宝道人”刘文辉、“王灵官”王陵基并称川军五行。1949年,杨森由成都离川赴台,后病逝于台北,是民国时期四川军阀中最后一位去世的将领。
  华西都市报实习记者杨雪 摄影郝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