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要闻 | a02:特刊 | a03:特刊 | a04:特刊 | a05:特刊 | a06:特刊 | a07:特刊 | a08:特刊 | a09:特刊 | a10:特刊 | a11:特刊 | a12:特刊 | a13:特刊 | a14:特刊 | a15:特刊 | a16:特刊 | a17:特刊 | a18:特刊 | a19:特刊 | a20:特刊 | a21:特刊 | a22:特刊 | a23:特刊 | a24:特刊 | a25:特刊 | a26:特刊 | a27:特刊 | a28:特刊 | a29:特刊 | a30:第一眼 | a31:第一眼 | a32:第一眼 | a33:第一眼 | a34:第一眼 | a35:第一眼 | a36:大都市/锐评论 | a37:华西汇 | a38:观天下 | a39:观天下 | a40:观天下 | a41:观天下 | a42:运动会 | a43:星娱乐 | a44:星娱乐 | a45:财富潮 | a46:财富潮 | a47:财富潮/健康态 | a48:大特稿 | a49:观楼市 | a50:观楼市 | a52:观楼市 | a53:观楼市 | a54:观楼市 | a55:车视界 | a56:车视界 | a57:广告 | a58:广告 | a59:广告 | a60:广告 | d01:川南读本 | d02:川南读本 | d03:川南读本 | d04:川南读本 | d05:川南读本 | d06:川南读本 | d07:川南读本 | d08:川南读本 | d09:川南读本 | d11:川南读本 | d12:川南读本 | d13:川南读本 | d14:川南读本 | d15:川南读本 | d16:川南读本 | f01:川东北读本 | f02:川东北读本 | f03:川东北读本 | f04:川东北读本 | f05:川东北读本 | f06:川东北读本 | f07:川东北读本 | f08:川东北读本 | f09:川东北读本 | f11:川东北读本 | f12:川东北读本 | f13:川东北读本 | f14:川东北读本 | f15:川东北读本 | f16:川东北读本 |
□姚长寿
1978年,中国老百姓还没有听说过“房地产”这个词,房子也不是商品。他们只晓得自己家住的房子太挤、太小。
转折从1978年开启,到1980年中国第一家房地产公司在深圳成立了。到了1980年10月,全国已经有128个城市和部分县镇开展了私人购买、建造住宅的工作。此后,中国房地产翻开了新的一页,到1987年土地也可拍卖了。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房地产翻开了新一页,那么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房地产真正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前,全国房地产公司为三千多家,1992年年底,这个数字却一下子变成了1.2万家,到1993年又变成了 3 万多家。到了1998年,中国取消福利分房后,中国房地产市场真正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自此以后,中国老百姓的住房梦变成了现实。按揭买房、全款买房,老百姓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了自己的住房梦,换房梦。
于是,人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告别了筒子楼,告别了狭小拥挤的福利房,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商品房,不少人住进了复式楼,花园洋房,甚至还住进了有单门独院的别墅。到了今天,老百姓对住房的需求早已不仅是居住功能,更多地追求居住环境的各种配套设施,要住得舒服,住得开心。
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天,高房价已经成了现在普通家庭最大的负担。于是,就有了降低房价的呼声。今年以来,全国不少城市房子都出现了销售下滑,多数限购城市明里暗里取消了限购,楼市在经历十几年快速发展后,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未 来 将 会 怎 么样?谁也无法做断言。我相信,人们有这样的渴望,有这样的热情,有解决问题的勇气,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必将会在这样的推动力下越走越成熟,越走越明晰,向利民趋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