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要闻 | a02:特刊 | a03:特刊 | a04:特刊 | a05:特刊 |
a06:特刊 | a07:特刊 | a08:特刊 | a09:特刊 | a10:特刊 |
a11:特刊 | a12:特刊 | a13:特刊 | a14:特刊 | a15:特刊 |
a16:特刊 | a17:特刊 | a18:特刊 | a19:特刊 | a20:特刊 |
a21:特刊 | a22:特刊 | a23:特刊 | a24:特刊 | a25:特刊 |
a26:特刊 | a27:特刊 | a28:特刊 | a29:特刊 | a30:第一眼 |
a31:第一眼 | a32:第一眼 | a33:第一眼 | a34:第一眼 | a35:第一眼 |
a36:大都市/锐评论 | a37:华西汇 | a38:观天下 | a39:观天下 | a40:观天下 |
a41:观天下 | a42:运动会 | a43:星娱乐 | a44:星娱乐 | a45:财富潮 |
a46:财富潮 | a47:财富潮/健康态 | a48:大特稿 | a49:观楼市 | a50:观楼市 |
a52:观楼市 | a53:观楼市 | a54:观楼市 | a55:车视界 | a56:车视界 |
a57:广告 | a58:广告 | a59:广告 | a60:广告 | d01:川南读本 |
d02:川南读本 | d03:川南读本 | d04:川南读本 | d05:川南读本 | d06:川南读本 |
d07:川南读本 | d08:川南读本 | d09:川南读本 | d11:川南读本 | d12:川南读本 |
d13:川南读本 | d14:川南读本 | d15:川南读本 | d16:川南读本 | f01:川东北读本 |
f02:川东北读本 | f03:川东北读本 | f04:川东北读本 | f05:川东北读本 | f06:川东北读本 |
f07:川东北读本 | f08:川东北读本 | f09:川东北读本 | f11:川东北读本 | f12:川东北读本 |
f13:川东北读本 | f14:川东北读本 | f15:川东北读本 | f16:川东北读本 |
“家门口的断头路没打通时,回家要多绕近20分钟。”对于家住成都东郊记忆旁的市民来说,建设南路南延线的断头路,成了出行的心头痛。
20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华区交通市政局获悉,继圣灯西路(建设南支路北延线)建成后,红枫岭小区附近又一条“断头路”——建设南路南延线正式竣工通车,这标志着周边规划路网已建成。按照交通先行原则,今年上半年该区启动了人民塘路、建设南路南延线、新成华大道龙潭段路面改造等21个道路建设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目前已有7个项目完工。
400米断头路通了
红枫岭住户回家更近了
昨日上午,记者沿建设南路来到“断头路”位置。这里临近东郊记忆、红枫岭小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金色乐府小区,建成后的建设南路南延线为双向4车道,已竣工正式通车。据了解,该项目起于建设南路,止于新成华大道杉板桥路东延线,道路全长约400米,总投资约2800万元。
“其实红枫岭小区离新成华大道很近,只是原来中间没有路,必须绕道才能过去。”家住红枫岭小区的莫先生告诉记者,尤其是随着东郊记忆的名气越来越响,人流、车流量日趋增大,周边道路很拥挤。“这条断头路打通后,现在驾车出行方便多了。”
据成华区交通市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突破东郊记忆周边区域道路瓶颈,疏通片区交通脉络,成华区先后完成了建设南支路、圣灯西路(建设南支路北延线)和建设南路南延线3个道路建设项目,有效提高了东郊记忆周边车辆通行能力。
投资24亿改造道路
东客站片区开工道路最多
“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启动道路建设路项目21个,其中东客站片区开工的新建道路最多。”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成华区的道路是按生产需要规划设计的,由于受铁路专线、高架桥以及大厂、大院的切割,导致辖区道路畅通性差、路网密度低。为破解城市交通落后困局,成华区抓住“北改”机遇,围绕打通断头路、消除梗阻点、加密区域路网,打响“交通兴城攻坚战”,畅通内循环外辐射,全区路网密度已从4.7千米/平方公里提升至5.9千米/平方公里。
记者沿新成华大道往龙潭方向行驶,看到作为成华区“北改”项目之一的十里店五岔路口改造工程已启动建设,新成华大道龙潭段路面提升整治工程,经过紧张施工已完工。
据悉,新成华大道龙潭段是接连中心城区与成金青快速通道的重要节点,也是龙潭片区居民进入城区的主通道,今年2月成华区正式对新成华大道龙潭段实施路面改造,改造范围起于物流大道路口,止于成金青快速通道龙青环线路口,全长2700米。整治内容包括全线新铺筑沥青混凝土,同时对局部破损基层进行病害处置,全线重新标画交通标线。“现在路面平整、交通标识清晰,开车再也不用小心翼翼了。”一位经常往返龙潭的司机说。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想玲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