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a18版:财富潮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4年08月08日] -- 财富潮 -- 版次:[a18]
借大势强化股民入市的信心
2014年08月08日

  

□易宪容
  要强化投资者入股市的信心,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快推进当前股市的重大制度改革,让投资者感觉到进入股市是有利可图的,而不是血本无归。二是不要过多地干扰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调整。三是做好沪港通启动之后境外资金流入的准备,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步伐。
  最近国内A股受天时、地利、人和之驱动,走出了多年不见的升势,大盘指数上涨10%,而且有人预测,顺着这股升势,剩下几个月A股还会走出一波上涨的行情。当然,这种预期有不少利好的因素支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强化投资者入市之信心。
  就国内形势来看,国内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全面放缓,上半年政府的“微刺激”政策已经初见成效,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调整已经全面开始,股市的信心也在逐渐确立(其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融资融券的交易大量增加,特别是融资交易增加;二是不少股票账户开始活跃等),大型国内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启动,证券市场的制度改革在按既定的规划进行等,这些因素对A股都是有利的。
  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国际市场的形势正发生巨大的变化。国际热钱从7月份开始又有了重新流入新兴市场的迹象。因为,从美国股市来看,由于已经历了长达几年的升势,而美联储廉价的资金盛宴即将结束,那些曾推高美股的资金可能会流出美国股市。欧洲市场表现同样不理想,无论是德国股市还是欧洲其他股市,走势都没有改善。特别葡萄牙圣灵银行之危机,尽管受到政府救助,但市场氛围并没有明显好转。德国股市受累乌克兰与俄罗斯紧张局势,近期更是带领欧洲股市全面下跌,所以不少资金很有可能从这些市场流出。
  更为重要的是,在马来西亚的飞机在乌克兰上空被击落之后,欧美各国开始对俄罗斯企业进行全面严厉的经济制裁,俄罗斯企业面临着被欧美挡在市场之外的危机。面对这种情况,不少俄罗斯的大型企业将把一部分资金转移到亚洲的银行。比如,俄罗斯第二大移动通讯运营商MEGAFON就在7月31日表示,已把40%的现金储备兑换成港元,存放在中国香港的几家中资银行,剩下的60%则以卢布形式持有。
  这一段时间来,大量的外来资金流入香港成了一种趋势。最近,香港金融管理局就承接了750多亿美元流入香港的资金。
  这些国际资金之所以要逃离到中国香港,躲避到港元资产下面,或存入中资银行,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有关。一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港元是世界少有的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即使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港元也是美元最好的替代物,可以有利地规避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风险。二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果全球经济动荡,中国所受到震荡也会比其他国家要小。三是中国香港是一个完全国际化的市场,资金的流动不受到任何限制。
  现在的问题是,当全球大量的资金流入中国香港,变成港元资产之后,对A股市场会有多大影响?
  大量资金流入香港后,可能进入以港元计价的各种资产。而以港元计价的中国资产有H股的股票、有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还有在沪港通之后,这些资金可以通过香港市场直接进入A股。可以说,这些国际资金流入香港,不仅在于目前这些资金所在市场风险在增加,更在于看到了沪港通之后A股可能的行情,看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因此,面对当前A股发展天时地利的条件,政府要强化投资者入股市的信心。要做到这点,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推进当前股市的重大制度改革,让投资者感觉到进入股市是有利可图的,而不是血本无归。这要求既要减少政府权力对股市利益参与,也要严厉打击破坏市场规则者。二是政府不要过多地干扰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调整,这样才能让早期沉淀在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三是做好沪港通启动之后境外资金流入的准备,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步伐。
  对于国内的投资者来说,要密切关注当前股市的动向与变化,以便把握好投资的机会。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