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从2012年年底第二次上台以来的种种表现,不难发现这届日本政府已经在右倾化的道路上大步狂奔了很远。
1
否认历史
安倍及其内阁成员在国内、国际等重要场合公开否认历史,宣扬“侵略定义未定论”、“‘慰安妇’必要论”、“效仿纳粹修宪论”,表示要选择性继承对亚洲各国侵略历史表示歉意的“村山谈话”,对承认强征“慰安妇”问题的“河野谈话”出台经过进行调查。继而又在上台一周年之际悍然参拜靖国神社。
2
扩充军备
安倍内阁加速扩充军备,自2013财年首次实现11年来的防卫预算实质性增加后,2014财年又增加到创历史新高的95万亿日元。此后,又组建进攻型的海军陆战队,数次进行有针对性的夺岛演习。2014年4月1日,安倍内阁抛弃了延续近半个世纪的武器出口三原则,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为日本武器装备出口、军工产业走向世界打开大门。此举将使日本更方便地向东南亚国家提供军事援助,介入南海纠纷。
3
解禁自卫权
日本在战后能够迅速地发展起来,得益于拥有一部和平宪法。但7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批准了修改宪法解释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作出日本自卫队成立60年来最重大的政策转变。使日本在自身未受到攻击的情况下,也可以走出去为协助他国而行使武力。至此,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专守防卫”的宗旨形同虚设。由日本宪法学者及政治学者组成的“立宪民主会”7月4日发表抗议声明,称“这等于事实上的修改宪法,是对国民主权与民主政治的挑战”。
4
篡改教科书
此外,安倍不仅通过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战争,而且,还将与邻国的领土争端写进教科书。今年1月28日,日本政府决定在教科书编写指南中明确写明,钓鱼岛和竹岛(韩国称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引起中韩两国强烈反弹。
5
完成自民党党内集权
去年年底,安倍内阁在国会强行通过了《特定秘密保护法》。该法规定,什么属于国家机密?全都由政府说了算。此法不仅可以惩罚有守密义务的公务员,同时也能对记者、议员甚至普通市民以破坏机密之名义实施处罚。该法通过时也曾遭到日本民众的强烈抗议,安倍内阁支持率一度跌破50%,但最后也不了了之。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赵刚分析称,近几年来,安倍已在自民党内扼杀、分化了其他派别,完成了自民党党内集权。
6
加强对舆论的控制
在抗议安倍内阁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活动中,日本国内发生自焚抗议的事件。对于这起自焚事件,多数日本媒体不仅未及时、重点报道,而且还刻意屏蔽、淡化。
今年年初,安倍强行把自己的心腹米刃井胜人安排进NHK任会长,又把右翼作家百田尚树安插进NHK任理事。这两人上任后便频出右翼言论。这些开历史倒车的右翼言论在战后日本媒体发展史上可谓具有“颠覆性”,引发日本国内外的强烈批评。
7
加强民转军项目
日本媒体6日披露,日本政府5月要求东京大学一名教授参与最新军用运输机研究项目,被东大拒绝,防卫省不甘心,试图继续施压。共同社评述,日本政府正关注可转为军用的先进技术,同时要求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提供技术协助,对这些机构加强干预的事例不断增多。
日本还从法律方面为民转军项目铺路。共同社报道,2012年6月,把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活动限制在“和平目的”的法律条款遭删除,从而使这一机构能与防卫省达成上述协议。
8
内阁拟准首次军售
《日本经济新闻》6日报道,日本政府打算本月下旬批准向美国出口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的高性能传感部件,用于制造美国向卡塔尔出售的“爱国者2”型防空导弹。法新社说,如果得到批准,这将是日本在武器出口上“自我松绑”后首次出口军事装备。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内阁4月1日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取代实行40多年的“武器出口三原则”,从而大幅放宽对外输出日本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条件。自我松绑的目的,则是借助扩大军工产业出口提振经济,同时增强日本在全球的军事存在。
本组稿件据新华网、《中国青年报》、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