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核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堂抽查?提交总结?对于隆昌七中而言,考前估分是最佳答案。每次考试阅卷前,科任教师会根据试题难度及本班学生实际进行估分,并将估分情况上报学校,估分与考试结果接近的,学校将给予奖励。
在独特的教学方式催生下,2014年隆昌七中高考再创辉煌。应届生入口生源在全县1200名内不到 40 人的情况下,高考超市县目标任务率居全县第一,本科上线人数突破 207 人(含艺体)。青蓝相接
年轻教师5年敢挑大梁
教师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打造一支战斗力十足的师资队伍是隆昌七中一直以来的核心工作。除派教师外出培训外,学校实施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程,“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助共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针对年轻教师或者新调入学校工作且任教学科、学段之前未担任过毕业班教学的教师,学校会安排该科优秀教师担任导师,对培养对象进行辅导。培养的总体目标:“一年熟悉,三年合格,五年挑大梁”。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求各备课组认真拟定教学方案,各任课教师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任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把课堂管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学风作为必须履行的职责之一。分级指导
三个年级各有侧重
作为农村学校的隆昌七中,招收生源总体水平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生源进口低的基本情况,隆昌七中采取分层教学和分级指导办法来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高一年级,以“激励志向,规范行为,扎牢基础”为指导思想,高二年级时,着重学习引导,确定了“坚定信心,巩固基础,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而在高三年级时,则制定了“提高信心,强化基础,提高能力”的指导思想。
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认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通过点滴积累,打好基础之后才能实现最后的成功。
为弥补班级教学的不足,学校采取以群体教学为主,辅之以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通过个别辅导,培优辅差,进行诊断性个别教学,满足个别需要,发展学生的特长。艺体鲜明
文化和专业两手抓
隆昌七中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基本问题上有着鲜明立场,逐步形成了“文化艺体 全面育才”的办学特色。
在专业培养方面,学校尽最大可能为艺体生提供便利。免费提供钢琴等设备设施,音乐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由音乐指导老师进行音乐专业基础知识培训。体育考生有机会参加市、县和学校的运动会,训练体育技能。美术考生编班培训,在下午放学后,由美术教师在学校美术室进行分类培训。
艺体生专业考试后,如何协调和统筹专业与文化的学习,是培养艺体生的难题。由于艺体生无法跟班赶进度,学校采取专门设班复习和分科种复习的强化训练方法。通过培训,学生专业知识发展良好,2014年艺体生本科上线122人。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优秀的成绩与先进科学的教学方式密不可分,这缘于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也得益于学校精细的管理,强硬的硬件设施。
秉承着“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隆昌七中又再次扬帆起航。“三至五年内成为一所知名特色的农村高完中。”这不仅是七中人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隆昌人民对七中的期待。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黄晓庆(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