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a01版:要闻   下一版
日期:[2014年07月04日] -- 要闻 -- 版次:[a01]
细节与规则
2014年07月04日

  

□林小明
  一个妹子人在车内,包在门外,被“胁迫”站到地铁终点。想想这样的场景,连外人都会觉得尴尬。不想成为“风景”的妹子,其实更应该感到庆幸:被地铁门夹住的不是头发、脑袋或者衣服。倘若出现那种状况,谁知道会引发怎样的后果?至少可以确定,一笑而过无法将尴尬化解于无形。(相关报道详见今日本报05版)
  前车之覆,有时并非都能成为后车之鉴。记者在成都春熙路和天府广场地铁站现场观察,在半小时内就发现有29人,试图在车门关闭之际冲进车厢。“宁停三秒,不抢一分”,看来,这样的常识并非只适用于过马路或等红灯,还同样在乘坐地铁时应深植人心。或许,这些试图闯关的人,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充足理由,但总是心存侥幸则可能让自己成为被卡的主角,而注意细节尊重规则意识的缺乏,则可能让类似尴尬,甚至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曾有本杂志用“急中国”总结时下世态。让人遗憾的是,这种欲速则不达的焦虑,并未让人有所警惕或触动,到处急吼吼的行事并没有消减,甚至在乘坐地铁这种日常小事上,都不乏急先锋:比如侥幸冲关不幸被卡的诸位,比如在地铁车门关上时还欲破门而入者。而这些人有可能今天是你,明天是我。
  当规则由“人脑”实施时,或许还有可以变通的可能;但当规则由“电脑”执行时,这种留有余地的可能就不复存在。在科技越来越发展的社会,由电脑控制和执行的规则可以预见将会越来越多,当沿袭不尊重规则不注意细节的习惯时,被地铁门卡住等现象就难以绝迹,而由此带来的后果谁也难以预料。
  乘坐地铁是小事,大不了早到一两分钟,或者地铁设置更为灵敏的设施或更人性的处置方式。但无视规则可能造成“小不忍则出大事”的后果,其中分量稍微掂量就可心知肚明。因此,养成尊重并敬畏规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技术发展的要求。做好自身本分,才能既不难堪自己,也不难为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