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d04版:城市读本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4年07月03日] -- 城市读本 -- 版次:[d04]
红色东兴 搭上高铁通成渝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专访内江市东兴区委书记黄俊伟
2014年07月03日


美丽新东兴 刘登云 摄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范长江故居远景 兰自涛 摄


长江故里农民新居 兰自涛 摄

  

  24公里,是6月13日上午10点,风尘仆仆的内江市东兴区委书记黄俊伟回到办公室坐定后,说的第一个数字。他刚从距离东兴城区12公里的范长江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现场回来。实际上,像当天这样的24公里来回,他已经走了不知多少次。
  “可能你不知道,我们东兴区还是内江市唯一一个被认定的红色革命老区。今年我们正在挖掘相关资料、资源,发展旅游业。”从“范长江”和“旅游”开始,黄俊伟将东兴区的发展之路娓娓道来。在他眼中,欣欣向荣的东兴区的未来,与“园区、新城、新镇、新村”有关,也与绿色循环经济、融入成渝半小时经济圈有关。
  突 破【 】

“新城新镇”统筹城乡
  记者:城乡统筹发展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东兴区是怎么做的?
  黄俊伟:城乡统筹这四个字,对东兴区而言,就是要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把城镇化和新村建设与培育壮大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推进产城一体、产村相融发展。
  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为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三产兴区、工业强区、农业稳区、环境立区”发展思路,突出“园区、新城、新镇、新村”发展重点。对城乡统筹来说,东兴区目前正抓紧“新城”和“新镇”建设。
  近三年来,东兴区城乡面貌可谓是“日新月异”,每一天的东兴区都不一样。城市骨架现在已全面拉开,建成区面积新增15.2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3.85个百分点。
  作为内江新城建设的主战场,去年6月,内江目前最大的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落户东兴区,让周边土地和楼盘迅速升值,一个新的城市CBD正在形成。西林大道北延线、大千路北延线、汉安大道东延线等城市干道相继建成通车,又进一步拓宽了东兴区的城市路网和城市版图。
  在新镇建设上,我们也有清晰的定位和划分。田家镇既有范长江的故居,又是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所在地,因此,我们希望把田家镇打造成为生态文化旅游新镇;椑木片区要依托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产城一体、园城一体”示范区;郭北、高梁、白合等重点小城镇要重新布局、促进商贸发展;石子、永东、双桥等节点城镇,则要完善其城镇功能,找准它们各自的特色。
【 】创 新

新型工业循环发展
  记者:如果说“新城”和“新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抓手,那么东兴区的新型工业化主要依靠什么呢?
  黄俊伟:与其他区县相比,工业既是东兴发展的短板,也是东兴发展振兴的希望。要实现“工业强区”,就必须要转型,必须要举全区之力建好自己的工业载体,引进更多有实力的工业企业,培育壮大一批有特色的本土企业。
  位于椑南的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就是我们转型发展的一个例子。过去,椑南“牛棚子”在全川,乃至全国,都是出了名的“脏乱差”废旧物资集散市场。当地人只从事最基础的废旧物资回收,但他们并不懂得加工。
  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成后,这些“破烂王”入园办公,回收的废品在园区内就能实现分拣、拆解、加工,不仅优化了周边环境,还提高了废品的附加值。除了这些本地“破烂王”和新明塑业等本地企业外,园区还成功引进了中国再生资源开发公司以及世界500强韩国SK公司;今后还将加快电子商务功能区建设,做强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等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平台。
  铁皮石斛听说过吗?它是一种草药,有“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美誉。现在东兴区有家公司在做这个铁皮石斛的培育,请来了德国专家,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像这样的企业,就是东兴区眼下和未来工业发展的主力军。我们的想法是,要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快培育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 】改 革

现代农业致富增收
  记者:刚才您也提到,新型城镇化其实是包括新村建设、产村相融的,这两者都与“三农”问题有关。在农业上,东兴区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黄俊伟:东兴区总共有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万人,历史上就是农业大区。解决好“三农”问题,让农民增收,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正在同步推进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包括基层民主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内的“五项改革”。
  刚刚提到的范长江文化旅游度假区,就在田家镇的赵家坝,那里有东兴区首个新农村综合体,大气漂亮的小别墅,让不少城里人羡慕。目前,赵家坝已经成立了社区,并且配备了相应的班子。
  在石子镇,有听音乐长大的绿色生态猪;在柳桥乡,有只吃五谷杂粮无任何饲料的芦花鸡;在郭北镇,有走出内江卖向全国的“长生果”花生;还有田家紫皮大蒜、永福生姜、东兴椒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这些只是东兴区农业产业的部分代表,目前,我们正加快推进粮油、果蔬、畜禽、蚕桑、水产、花卉苗木和中药材六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称为“两点一线一片”特色农业产业带。
  具体说来,是以田家镇为“一点”,发展设施蔬菜、珍稀树木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紫皮大蒜种植基地。以石子镇、苏家乡为“一点”,发展水产养殖基地。以高桥镇、柳桥乡、白合镇为“一线”,沿线布局畜牧业养殖带、万亩高粱种植基地。以椑木、椑南、中山、小河口等乡镇为“一片”,发展粮油、露地蔬菜。
【 】蓝 图

高铁集聚三产发力
  记者:应该说,东兴区目前在工业和农业方面发展势头还不错,下一步,东兴区希望抓住哪些机遇来谋求更大的发展呢?
  黄俊伟:眼下有两大机遇。一个是战略机遇,“内江新城”布点东兴,一大批重大城建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的相继落地,为东兴区推进“两化”互动和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间。万达广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明年建成开业后,将会实现商铺业主、入驻商家、市民、政府的多方共赢。
  另外一个是自成渝客专开工以来多次提到的“区位交通优势”。每年的渝洽会,重庆都会邀请东兴区参加,因为东兴区是被重庆列为环渝经济区的一个重要区县。2015年,成渝客专建成通车后,东兴区将同步融入成渝半小时经济圈,离成渝两地的地理距离进一步缩短。由于内江站设站东兴,我们还将迎来高铁片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相对集聚。我们希望通过发展“高铁经济”,打造内江“城市副中心”,拉动周边乃至整个内江的消费增长,并进一步辐射川南城市群。
  我们希望能用好这两大机遇,实现东兴的发展振兴,到2017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排位中提升5位以上,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对了,今年我们推出了“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美食之旅”三大旅游品牌,主攻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东兴区文化底蕴厚重,是四川省革命老区县、四川大千美食之乡、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区,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今后,成渝两地或者全省全国其他地方的朋友来东兴区,除了范长江故居,还有始建于南宋的西林寺、挂榜山题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顺河崖墓群、长江森林公园、牛毛山—五星水库主题公园等等可以游览,定能不虚此行。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