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建党93周年来临之际,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巴中市干部群众中掀起“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由巴中市委党的“教育实践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单位承办的一场主题为“先锋”的群众工作先进事迹专题节目,在巴中市广电中心演出。
在活动现场,主办方播放了全市6名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短片。随后,6名先进典型人物现场接受采访,畅谈自己的心声。为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好先进典型,文艺工作者根据6名典型人物的真实故事,创作出6个精彩的节目,并在现场为观众表演。据了解,将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集中搬上舞台,这在该市尚属首次。
景祥俊
“最美护林员”坚守林场16年
今年39岁的景祥俊系通江县铁厂河林场泥地坪工区护林员。她被医院确诊为左肾坏死,右肾萎缩,但她仍然和丈夫共同守护着9000亩林区。
16年来,景祥俊呵护着那一株株树木。她被同事们誉为“最美护林员”。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景祥俊直言,既然是护林员,就要对树林负责,树就是她,她就是树。
去年12月底,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深入铁厂河林场,独家刊发景祥俊的感人事迹,引起强烈反响。根据景祥俊的事迹,通江县文艺工作者创作了舞蹈《一棵树》,不仅带给观众美的享受,更引起观众的共鸣。
杨 彬
独腿村支书 支撑全村发展
杨彬系巴州区水宁寺镇枇杷村支部书记,他拄着拐杖,带领全村群众致富,被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表彰为“全国自强模范”,并受到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我后悔过,如果没有失去这条腿,现在的枇杷村就该发展得更好一些。”杨彬动情地说,今后,他将努力当好全村群众的“拐杖”,让村民致富。
根据杨彬的故事创作的川剧小品《拐杖》生动、感人,不少观众看得泪水涟涟。
刘 萍
“文化部长”自掏腰包建文化阵地
刘萍是重庆知青,在平昌工作和生活了43年,党龄达32年。从平昌信用联社退休后,刘萍筹资15万元,组建了12支文艺队,带领老人们在社区和广场进行文艺表演,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文化部长”。
“我想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做点事,他们快乐了,我就高兴了。”刘萍说。
根据刘萍的真实故事创作的音乐快板《广场上的文化部长》,讴歌了刘萍为群众文化事业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王晓荣
“维权勇士”11年为民工维权
2003年,王晓荣进入巴中市民工维权救助中心,为民工维权。11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全国各省市,为27913名民工维权,被民工们称为“维权勇士”,并当选为全省劳动模范。
谈及自己的感受,王晓荣说,看到民工的笑容,他就感到特别开心。
音诗画《行走的大山》,以诗歌配音乐的形式,歌颂了王晓荣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作出的不平凡业绩。
王月华
“王大姐”聊天室 为民分忧解愁
在南江县南江镇南磷社区,只要提起王大姐,没人不竖起大拇指。她就是南磷社区支部书记王月华。
多年来,王月华在居委会设立“王大姐”聊天室,并在聊天室内挂起“有话慢慢说”、“有理慢慢讲”的横幅,为居民们分忧解愁。
问及为何与社区居民这么亲切,王月华说“我就是他们的大姐嘛。人心同然,你对别人好,别人就对你好。”
根据王月华的故事创作的小品《有事请找我》,语言朴实、感人,再现了王月华的紧张、琐屑的工作状态。
张雪梅
“优秀大学生村干部”身患癌症仍牵挂乡亲
2009年9月,23岁的张雪梅被选聘为恩阳区尹家乡大垭口村村主任助理。后来,她虽然身患癌症,但她却一直坚守基层,牵挂乡亲们的生活。6月27日,省委组织部决定授予张雪梅“全省优秀大学生村干部”称号,并号召向张雪梅学习。
因张雪梅在丈夫的陪同下到外地治疗,张雪梅没有来到活动现场。张雪梅曾经帮助过的村民李俊妁在现场讲述了张雪梅的感人故事。
根据张雪梅的故事,恩阳区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四川扬琴《雪梅、雪梅》,该节目感人至深,引起观众的共鸣。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