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有很多风景秀丽、空气优良的地方,比如开佛佛来山、梅硐竹石林、古河七洞沟等都是休闲旅游胜地。”宜宾市长宁县委书记何文毅说,长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竹子之乡”,品“熊猫大餐”全竹宴,尝古镇双河葡萄井凉糕,感受百里淯江天然氧吧,让你的心情轻舞飞扬。【一种美食】
长宁全竹宴 色香俱美养生保健
说到美食,何文毅力推长宁全竹宴。长宁产竹子,与竹子有关的食品自然也是它的一大特产,长宁县竹海长裙竹荪享誉全国,获得地理保护标志。以竹荪、竹笋、竹荪蛋为原料,可以烹饪500多道菜品,构成长宁特有养生保健的“全竹宴”。
长裙竹荪富含21种氨基酸,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其中有八种是人体所必需的,具有防癌抗癌和提高免疫力等功能,享有“真菌皇后”美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访华都品尝过长宁县的竹荪。
竹笋营养丰富,不仅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糖等营养成分,还含有钾、锰、锌、硒,多种维生素及抗坏血栓和天冬素等,竹笋性味甘,对人体有很好的滋补强健作用,清代《闲情偶寄》称竹笋为“蔬菜中第一品”。
【一个景点】
西部竹石林 亿万年前的鬼斧神工
西部竹石林风景区位于长宁县南部梅硐镇境内,距长宁县城42公里,目前,正在全力按 AAAAA旅游景区规划打造。景区占地面积118平方公里,有18大景观区,400多个精品点,在建的宜叙高速将在景区附近设置出口。
何文毅介绍,景区内喀斯特地貌形成于5.7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地质年代,浑然天成,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露天石林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如万里长城,有如诸葛武侯埋下的十万“伏兵”;如人、如物、如神灵;似狮、似龙、似猛虎,十二生肖尽在其中,天地乾坤融为一体,怪异的奇石配上郁郁葱葱的翠竹,相互依偎,可谓天造地设的独特美景,移步换影,整个竹石林都有着古、奇、秀、险、全的特点。
上、中、下三龙潭碧水悠悠,红尾鱼时翻时跃;岸边林木葱绿,鸟语花香,物类繁多,景区内桫椤存活数量堪称世界之最。景区内还有云豹、青猴等珍稀野生动物出没,是长宁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
西部竹石林多溶洞,洞内栖息着红点齿蟾及幼体、透明虾和蝙蝠等洞穴生物。其石柱、石钟乳、石幔、石蛋、石礅、石花等溶洞景观千奇百怪、色彩缤纷,是市民休闲、消夏的好去处。
七洞沟景区位于距县城18公里的古河镇。景区内森林繁茂、涧潭、瀑布密布,景点有飞泉寺寺届、东汉古墓群、七条特色的溪沟、奇峰、幽谷、瀑布、河流、水库等大小景观约10 余处。目前,该景区正在积极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一个园区】
长宁县工业园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2008年6月,占地10.27 平方公里的长宁县工业园区正式批准成立。截至2013年底,园区开发面积达2.8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76亿元,被列入第二批“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创建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目前,正在开展园区拓园规划修编工作,现在已完成评审。届时园区规划面积将达到30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君子酒业三期技改项目用地获省政府批准;竹海科技退城入园项目环评手续已办理,完成二次场平;重竹型材加工基地项目用地已落实,正开展征地拆迁和项目备案工作;年产3万吨钢结构件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完成主体厂房建设,正在开展设备安装;园区干道三期工程4、6、7号线进场建设,8号线已完成公开招投标,将于月底进场建设;工业园区科研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孵化园4层业务用房建设;下长 110KV 变电站开工建设,基本完成场平。园区入住企业52家,今年1至4月产值已达29亿元。
到2019年,园区建成区面积预计超过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超过10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36亿元。
王旭 宋成均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张勇(长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数读长宁
书记晒民生账本
今年以来,长宁县在民生方面下了大力气,前5月,全县116项民生工程中,有30项全面完成,64项达时间进度,执行到位资金5.7亿元。这些项目主要包括:
1、就业促进工程
新增城镇就业220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53%;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0200人次,完成89%。
2、扶贫解困工程
扶持农村贫困对象5880人,完成85%。
3、教育助学工程
开工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5000平方米,完成92%;建设教学用房2000平方米,完成158%。
4、社会保障工程
建成县级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1个,新增和改造养老床位500张。
5、医疗卫生工程
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6.6%。
6、百姓安居工程
建成保障性住房1378套,2014年已开工建设450套,启动危旧房棚户区改造784户;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64户已全面完成;新增沼气用户475户,完成33%。
7、民生基层设施工程
建设公路安全护栏34.5公里,完成69%;新增有效灌面1.62万亩,新增节水灌面0.72万亩,完成80%。
8、生态环境工程
天然林保护及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完成,建成高标准农田3680亩,完成92%;实施金土地工程,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9950亩,完成51%,新增耕地2280亩,完成114%。
9、文化体育工程
解决自然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403户,完成62%;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322场次,完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