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因生态优美而闻名世界。走进长宁,满眼是绿色,处处是风景,是养生养心的胜地。”说起长宁县的生态环境,长宁县委书记何文毅非常自信,县内山水俱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蜀南竹海、梅硐竹石林、开佛佛来山等国家级景区景点,森林覆盖率55.4%,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到每立方厘米5.6万个。长宁老人因生态环境宜人而长寿,全县目前有20名百岁以上老人,其中年龄最大的为105岁,90岁以上老人1017名,早已超出了“长寿之乡”标准。
生态长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定位是什么?怎样科学合理统筹各个产业链?怎样打造县域经济强县?日前,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专访了长宁县委书记何文毅。【谈目标】
国际竹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记者: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长宁的产业定位是什么?
何文毅:我们确定的产业定位是两地、五基地。具体来说,就是国际竹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川南商贸物流高地;竹类产业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机械制造基地、新型材料基地、新型能源开发基地。
记者:长宁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如何?
何文毅: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45亿元,同比增长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3亿元,同比增长14.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7亿元,同比增长25.6%;招商引资到位市外资金16.13 亿元,同比增长45.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2亿元,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61元,同比增长 9.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82元,同比增长12%;旅游收入 14.25 亿 元 ,同 比 增 长22.53%,主要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等指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速度。
记者: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长宁的目标是什么?
何文毅:到2019年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分别达222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上。
【谈发展】
产业集群推进做大经济总量
记者:长宁怎样科学合理统筹各个产业链?
何文毅:目前,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打造国际特色生态产业文明示范县,建设美丽、富强、文明、和谐的幸福新长宁。到2019年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将始终围绕“纵情竹海、养生长宁”形象定位,“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展示县”功能定位和“两地、五基地”产业定位等“三个主体定位”来抓好各项工作。
坚持三产互动,全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以创建省级“两化”互动示范工业园区为重点,不断优化园区规划,推进园区升级扩容。
以打造“国际竹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突出旅游在第三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健康养生、物流会展、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力争到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以上,占GDP的30%以上,年均增速达15%以上。
以打造“三农”新业态为重点,努力把农业培育成为跨二、三产业互动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加快推进“产城村一体、工农旅互动”示范区建设,大力培育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等“三农”新业态,加快推进酒类食品、畜禽、林竹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促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大力推广林业立体开发、套作轮作、粮经复合等经营模式,探索实践“一亩竹林万元钱”、“一亩竹荪万元钱”、“一亩特色水产万元钱”等增收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
记者:要实现率先崛起建成小康,归根结底要提高全县经济核心竞争力,你认为长宁怎样来提高核心竞争力?
何文毅: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创新。我们要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区域创新发展示范工程、产业创新牵引升级工程,推进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建设,鼓励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加大品牌培育和自主创牌力度,支持企业创建国优、省优、市优知名品牌。
【谈交通】
高铁加高速区位优势更明显
记者:交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长宁目前的推进情况怎么样?
何文毅:交通方面,宜叙高速公路全长92.27公里,其中长宁段项目全长48.8公里,占了一半多,总投资45亿元,在长宁县境内共有2个枢纽互通和6个落地互通,涉及长宁11个乡镇,36个村,128个社,是长宁县历史以来投资最大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宜叙高速建设对长宁县全面融入川、滇、黔、渝经济圈,加快“两地、五基地”建设,打造国际特色生态产业文明示范县具有重大意义。项目建成后,将与已建成的纳黔高速公路及叙永经古蔺至习水高速公路形成川南地区又一条出省高速通道,并与内宜高速、宜水高速、乐宜高速、宜渝高速连接,形成区域高速公路网,提升整体路网效益。建成通车后将成为长宁的旅游黄金通道,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的通道和四大名酒文化(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和古蔺郎酒)和谐发展的通道。
在建的成贵高铁在长宁建站,建成后,将直接缩短成都、贵阳及宜宾、乐山、毕节等城市的时空距离,给长宁带来一个全新的地缘经济格局和战略发展机遇,成为宜宾市通江达海“桥头堡”。
记者:县域经济发展中,长宁在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方面有哪些举措?
何文毅:提升长宁幸福指数,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在贷款、税收等方面出台优惠鼓励和扶持全民创业,多渠道提升群众收入水平。二是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计划2013-2014年共投入3.78亿元,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相关问题。三是深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王旭 宋成均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张勇(长宁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