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布的《成渝经济区川南城市群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川南城市群应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强化统筹协调,构建“四核、五轴”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格局。早在4月23日举行的省川南经济区发展协调小组暨川南经济区联席会第一次会议上,与会代表便从产业发展、交通连接、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建言加强合作,并提出经济区内应实行电话号码、区号、车牌号、医保卡等方面的同城化措施。而在港口发展方面,宜宾港和泸州港共同协作、错位发展早已经成为共识。
书记建言
加强铁路、港口等“硬连接”建设
在省川南经济区发展协调小组暨川南经济区联席会第一次会议上,自泸内宜四市首次签订《川南经济区合作发展协议》,标志川南4市拉开全面对接、合作发展新序幕。会上,自贡市委书记雷洪金从产业发展、交通连接、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4个角度出发,提出“定好自己的位,谋好自己的局,办好自己的事”。
雷洪金提出,自贡将从四个方面促进川南一体化发展。一是发挥比较优势,错位协同发展,强化产业联动,形成强大的区域经济优势。自贡将加快建设以“千亿板仓”为核心,承载三个省级园区和一批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的工业集中发展带,构建“一带一核多园”的园区支撑格局,不断强化可持续的产业支撑。二是努力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川南各市共建共享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加强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硬连接”;完善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增强发展保障能力。三是努力在生态环境共护共治上下功夫,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四是努力强化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加强教育、卫生、文化、通讯、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区域协作交流,让区域内群众享受“同城化”的便利。
对于《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有关建设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问题,自贡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舒国兴认为,要破除市场障碍、放宽区域内市场准入,搭建区域合作平台,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经济靶心效应。舒国兴说:“四市可以搭建投融资平台、产权交易平台等,在产业发展中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在区域内促进靶心效应,实现对周边辐射影响。”
发展规划
将逐步开通城际公交 统一电话区号
新公布的《成渝经济区川南 城 市 群 发 展 规 划(2014-2020年)》规划提出,川南经济区城市将从交通、产业、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5个方面入手,加快构建紧密联系、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格局。
首先,将统筹规建区域交通物流通道以及港口、机场、客货运枢纽站场等基础设施。加强城际快速通道建设,打通县乡“断头路”。加快开通城际公交,推进公共交通IC卡并网。相互开放出租车运营市场。增强跨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建设一体化防洪体系。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逐步统一电话区号。
构建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支持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协调物流园区布局,加快物流信息网络互联互通,统一物流通行收费标准;加强旅游、文化、会展合作,共同 打造“川南”品牌。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创新平台共建和资源开放共享,联合攻关共性关键技术。
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实现培训和鉴定结果互认。建立有利于人力资源流动的户籍、教育、人事管理和社保关系转移制度,加强跨区域劳动执法和监察协作。推进产权、技术交易市场互联,建设川南产权交易市场。加快商品市场一体化,统一市场准入标准,消除限制商品流通及市场准入障碍。
此外,经济区内应建设跨区域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均等化。共建职业教育培训和公共实训基地。加强医疗卫生人才交流培训,推动重大疫情联防联控。推进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共享。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和社会保险一体化管理。加强应急管理合作,共建区域食品安全、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港口建设
宜宾港:注重“组合效应”共同发展
宜宾水运口岸进口粮食指定口岸考核验收见面会举行;我国内河最大、四川唯一的宜宾港重件泊位1000吨多功能起重设备预计7月底完工投用,这将使四川增加了新的重大件运输通道,满足省内1000吨重大件水路运输装卸船的需要……随着重件泊位的建设、进口粮食指定口岸的申创,宜宾港将成为现代化综合性内外贸港口。
宜宾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加强上下游港口的协作,发挥“比较优势”和“组合效应”。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快宜宾港和泸州港的协同发展,这也与宜宾港注重“比较优势”和“组合效应”不谋而合。
据介绍,“中国白酒金三角”地区年需外调入酿酒粮达540万吨(2012年四川省铁路调入粮食:宜宾113.28万吨,泸州49.3万吨;2013年宜宾102万吨,泸州42万吨)。宜宾作为“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和龙头,共有白酒生产企业284户,纯粮固态酿酒窖池8万余口,每年粮食就地转化在100万吨以上,居全国之首。
“港口不是独立的,应发挥港口对地方经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只有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港口的效益才会发展起来。”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童叔刚在一次与其他港口负责人的座谈会上说,宜宾港着力于宜宾临港区全区的开发层面来考虑自身的经济策略和服务等,宜宾港努力实现区域合作一体化。“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力争使合作大于竞争。”
泸州港:整合资源优势错位发展
建设长江经济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川南城市群来说,宜宾、泸州两市产业经济发展都竞争与合作并存。宜宾、泸州两港修建时间不同,运营方式有差异,两港整合将抱团发展,错位发展,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宜宾、泸州两港在进行资源整合的同时,将从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宜宾港和上海港的合作优势。
2013年,泸州市集装箱吞吐量20.13万标箱、约占全省80%,其中外贸集装箱约占全省水上中转外贸集装箱的90%,从泸州港中转的货物,85%来自成都经济区。
今年6月29日,成自泸赤全线正式通车,标志着泸州高速公路网“一环七射一横”的总体布局主骨架基本形成,完成了川南四城主城区1小时交通网最后一块拼图,形成了“1小时经济圈”。该线路的开通还将助推川南地区形成旅游大环线,实现川南四城旅游资源共享,还将实现川南地区旅游环线的延伸合作。
在铁路方面,泸州正在加快建设隆黄、渝昆等铁路,同时还协同乐山市、自贡市完成了乐自泸铁路预可行性研究,以加快构建川南城际铁路网络,并成立了川南城际铁路公司筹备组,目前正抓紧编制内泸城际铁路预可行性研究。
内江:打造“成渝立交桥”
东连重庆,西接成都、资阳,南扼自贡、宜宾、泸州,如此区位优势,彰显的正是内江在川南城市群中的重要位置。昨天,内江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成渝客专、内自宜城际铁路、城市过境高速公路、内威荣高速等将进一步凸显“成渝之心”的区位优势,尤其是成渝客专建成后,内江将深度融入成渝两地“半小时经济圈”。
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内江注重加强与川南兄弟城市的交流合作,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与川南兄弟城市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内江市发改委铁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川南城市群一体化铁路网布局方案看,内江还规划有威远铁路专用线、渤商西部物流中心铁路专用线、资中明心寺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等线路,加上既有铁路线路,内江将实际形成“一环八射四连”的大纵深、宽领域、立体化铁路网络,加快形成川南经济区“半小时”经济圈。
据悉,围绕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和建设国家级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内江将加快建设原酒基地、西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特别是内江把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现代旅游和会展业着力形成协作配套、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李庆 李泱罗尹王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