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知天命的仁寿县信访局局长吴菊芬,从事信访工作10年,平均每年接待2000余批次信访人。凡她接待的信访人,合理诉求100%得到解决,大家亲切地称呼她为“吴满意”。不过,“吴满意”在父亲等人心中,却没有落下同样“满意”的评价,女儿抱怨“10来年,妈妈就陪我过了一回生日”。拥有“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十八大人大代表”等身份的她,在县城已是小名人,“不少信访人上访时,点名要找‘吴满意’。”
帮信访人搞养殖
“‘吴满意’是我们喊出来的。”4月9日14时,双堡乡殷坝村的董克军刚把羊赶出羊圈,17只套着可乐瓶口罩的波尔山羊,浩浩荡荡地冲向草地。
48岁的董克军,虽然精神头儿旺健,走路却不利索。“我在西藏打工时落下了工伤,安的是假肢”,由于工伤赔偿一直没得到解决,他西藏、北京几头跑,“上访了近20年”。
2012年,得知情况的吴菊芬,多次来到他殷坝村的家,帮他申请了生产生活困难补助,他的情况符合灾后重建D级危房指标,建了70平方米的新房。在吴菊芬鼓励下,他搞起了山羊养殖。
在仁寿县县政府第二办公区,“吴菊芬工作室”的醒目牌子,就挂在底楼左手第二间。在这里,吴菊芬每年接待上访人将近2000余批次。“以前一天接待20人左右,现在少了些,也有十五六人。”
工作繁忙忘吃饭
说起信访工作,同事刘芳感触颇多,“来这里的老百姓,基本都是黑着脸来的,有的甚至披麻戴孝而来,上个厕所都怕你躲走了。”
去年夏天,有个情绪激昂的上访人,直接用拳头猛击上访玻璃窗口,“把窗都敲烂了,碎了一地的玻璃渣子,吴姐得知情形后,马上从办公室冲出来,安抚上访人”。刘芳说,吴菊芬很有一套,“她总是听他们把话说完再开导,先把情绪平定了,然后再根据合理的诉求给他们解决。”
“基本上看不到她按时吃饭,除非送走了信访人。”同事徐兴说,为了不影响工作,大家在午休时间也是轮流吃饭,“吴姐经常最后一个吃,甚至会忙得忘记吃饭。”
女儿工作向妈取经
说起女儿吴菊芬,78岁的父亲吴少成就心有愧疚。“2岁半,她妈妈就过世了,我做工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
为了跟上妈妈的步伐,去年考上公务员的女儿,主动换到了信访岗位。“我特别想感受下,吸引妈妈的魔力到底是什么?后来我发现,每当给老百姓解决了问题,那种成就感无法比拟。”现在的女儿,还常常向妈妈取经,“好多信访人,情绪都很激动,没办法安抚,妈妈就教我,要用‘心理引导’的方法。”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路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