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市镇,几栋农家小屋,门前池塘波光粼粼,清晨,推开窗做个深呼吸,远处空气中传来淡淡的泥土清香……在20余年的商海打拼后,46岁的陈家香,这个从仙市镇农家走出来,如今被自贡通讯业称为“二姐”的女企业家,近两年更多的时间选择了“回归自然”,不时来往于市区和仙市镇之间,为正在扩建的农家乐奔波,到了周末约上亲朋好友,在农家乐小住几日,农家乐对她已不是生意而是生活。
在自贡通讯业,人称“二姐”的陈家香,给人的共识是:无论说话和做事都和气、细心、质朴。初见陈家香,恬淡的笑容,俨然是一位邻家大姐,和她谈话更像是拉家常。
从檀木林到丹桂大街,从传呼机到智能4G,陈家香的商海经历更像是一部通讯业的发展史。在她的带领下,旗下的远龙通信从檀木林的两个小柜台到拥有多家大型卖场,成为自贡通讯业的“翘楚”。特殊数字背后的创业史
如果仔细探究,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无论是远龙通信的LOGO,陈家香的手机号、车牌号,就连远龙通信员工的手机号都有个相同的数字:2100。
这个数字对于陈家香有着特殊的意义,一个个2100数字串起的是陈家香18年经营通讯业的创业史。
“2100,是我和我老公第一部手机的尾号,也是我们事业真正的开端。”上世纪90年代初,家在仙市镇农村的陈家香夫妇,带着刚出世的儿子到市区“自谋生路”,为了节约房租,租住在鸿化厂厂区附近的一个防空洞内,虽然通水通电,但防空洞仍旧潮湿黑暗。
“当时我儿子还小,由于怕黑只能靠吹哨子来打发内心的恐惧,至今他仍记得这一幕。”陈家香说,最难过的不是住的环境,而是周围国企员工看人的眼神,总觉得高人一等。
为了多赚钱维持生计,陈家香也在春节摆摊卖过鞭炮,除夕夜,其他人都在团聚时,一家人没有吃饭冷得瑟瑟发抖在小摊前等待上门的顾客……
愚者错过机会,懒者等待机会,智者创造机会,这是如今陈家香办公室贴着的一副标语,当年在生活的困境中,陈家香也在一直寻找着机会。
1992年,陈家香从亲戚处东筹西借,靠着2000元的启动资金,开了一处经营保安设备的店铺。“说是店铺其实就是一个很窄的橱窗,人坐在里面只能一直挺起腰,连弯腰的空间都没有。”老公天天“求爹爹告奶奶”的到处跑业务,陈家香则“挺起腰”看着铺子,生活慢慢有了好转。
1996年,随着各种政策的变动,保安设备无法做了,而此时中国通讯业的春天则刚刚开始,寻呼机和大哥大正方兴未艾,陈家香瞄准了这一契机,开始涉足寻呼机和大哥大的代理。
但对于经营大哥大生意的陈家香一家来说,大哥大仍是“奢侈品”,机身上万元,一个号码的入网费也要近3000元,自己用不用成了一个纠结的问题?为了老公更好的跑业务,为老公花血本买了第一部手机。“说实话,现在想起都有点觉得贵,当时一万多元是一笔巨款了,几乎是我们的全部积蓄。”当时的手机号码尾号,正是2100。
10余年来,自贡的通讯行业就像手机的更新换代一样,在通讯业发展的浪潮中大浪淘沙,有人失败了,有人转行了,只有陈家香和她的远龙通信坚持了下来,从檀木林街上街边小店,发展成大型的手机卖场。
陈家香不仅自己带领远龙通信走向成功,一批从远龙通信走出来通讯人在经过通讯行业血雨腥风的洗礼后,也逐渐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使远龙通信成为自贡通讯行业名副其实的“黄埔军校”。
员工亲如家人 乐享“半退休”的状态
对于远龙通信来说,陈家香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处于“半退休”的状态,不看财务报表,偶尔参加一下例会,到卖场更多的时间和员工拉拉家常,经营上的事情一概不多问。
而让人奇怪的是,这个“甩手掌柜”旗下的远龙通信,财务上没有出过任何问题,甚至为了DM单一毛钱的价差,员工会跟合作伙伴“死磕”半天,整个卖场每年的利润仍保持上涨趋势……
在和远龙通信员工聊天中,“信任”和“家人”这两个词被频繁提及,“二姐,这个人重感情……”“在这里工作,干起来舒心……”
和其他企业家的强势下的“制度管人”不同,陈家香采取的是“情感留人”,“这个是我一个人的企业,是大家的企业,能放权的尽量放权。”
“二姐”对于远龙通信的员工来说,不是一个尊称,而是打心眼地把她当成姐姐。现在远龙通信的超过10年的老员工占到近三分之一。1996年,刚毕业的万雪春就加入了远龙通信,在这里一干就是17年。“二姐见证了我的谈恋爱、结婚、生子,现在早已经情如姐妹了,当年我生孩子,二姐从凌晨3点守到孩子平安落地。
这样的情感点滴,不仅在万雪春身上能够感受到,对于不少在远龙通信供职过的员工,远龙通信也像一个家一样,大门随时为他们打开,欢迎他们回来,目前远龙通信供职的员工,又不少是曾经离开又回来的。“每个人都有梦想,都希望出去闯一片天地,我尊重他们的想法,如果他们的需要,我能够安排,也会一如既往的待他们,这些都是我的兄弟姐妹。”陈家香说。
一路走来,陈家香付出不仅是家人般的情感,还有利益的分享,如今远龙通信更像是一个“家族企业”,不少老员工都持有干股,成为了企业利益的收益者。“只有企业好了,员工才能好,所以他们一切都是在为企业发展考虑,会为了1毛钱死磕。”信任、分享或许也是陈家香和她的团队的成功之道。
有个懂事的儿子比赚多少钱都高兴
“等我老了,把姐妹们都接过来,在仙市的农家乐,赏花钓鱼,一家人互相照应,晚年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商场打拼多年,陈家香骨子里仍有着对传统家庭的眷恋,排行老二的她,在姐妹眼里,更多承担的是一个大姐的角色,时刻承担一个大家庭的“主心骨”,这两年操心的更多的农家乐项目,更多地不是一个生意,而是为了大家庭未来生活的考虑。
做生意这么多年,陈家香觉得最亏欠的是儿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聚少离多,儿子小学就开始了寄宿生活,但懂事的儿子也给了她最大的欣慰。
“他从不乱花钱,也没向我们提过过分的要求,后来我才知道他在加拿大剪头发都是从国内带过去的理发工具。”谈起如今在加拿大求学的儿子,陈家香自豪和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有时,身边朋友当着陈家香的面表扬儿子懂事时,她总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淡然一笑:“有没有那么好哦?”“其实心里真的多美的,比生意场赚多少钱都高兴。”陈家香私下坦诚地说。
虽然现在和儿子差着12个小时的时差,平时只能“昼夜相差”靠着QQ视频交流,每年真正相聚的时间特别少,在她的手机里,存着儿子从小到大的各种照片,想儿子了就翻出来看看。“有时候看看照片都觉得高兴!”
“其实无论生活、生意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看淡一点什么都坦然了。”陈家香对于生活的定义,也正如她喜欢的太极拳一样,柔和、轻灵、以柔克刚。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曹实秋 摄影 刘瑞
参与方式企业自荐读者推荐均可
华西城市读本微博微信及时跟进,推出行业女精英风采展示系列报道,与读者、网友展开互动。网友可以推选心目中最知性、最愉悦、最优雅的女性。我们将设置每日人气榜,呈现网友点赞的人气最高女精英。谁是你心仪已久的魅力女性?快来推荐分享。
1、川南四个城市的每一个行业、企业、行业协会、女子商会都可以推荐自己的女精英。
2、读 者 可 以 拔 打96111,推荐心仪的身边女精英,讲述你眼中最有魅力的川南女精英。
3、网友可以加话题“#美丽力量川南女精英#”@华西城市读本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友也可通过微信推荐你心仪的川南女精英,分享她们的创业与成功,爱情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