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要闻 | a02:第一眼 | a03:第一眼 | a04:第一眼 | a05:第一眼 | a06:第一眼 | a07:华西汇 | a08:广告 | a09:大都市 | a10:大都市 | a11:大都市 | a12:锐评论 | a15:观天下 | a16:星娱乐 | a17:星娱乐 | a18:运动会 | a19:大特稿 | a20:财富论 | a21:财富潮 | a22:财富潮 | a23:广告 | a24:财富潮 | a25:观楼市 | a26:观楼市 | a27:观楼市 | a28:观楼市 | a29:观楼市 | a30:互联网 | a31:互联网 | a32:互联网 | a33:装饰家 | a34:装饰家 | a35:装饰家 | a36:时尚周 | d01:城市读本 | d02:城市读本 | d03:城市读本 | d04:城市读本 | d05:城市读本 | d06:城市读本 | d07:城市读本 | d09:城市读本 | d10:城市读本 | d11:城市读本 | d12:城市读本 | d13:城市读本 | d14:城市读本 | d15:城市读本 | d16:城市读本 | e01:社区 | e02:社区 | e03:社区 | e04:社区 | e05:社区 | e06:社区 | e07:社区 | e08:社区 | e09:社区 | e10:广告 | e11:社区 | e12:社区 | e13:社区 | e14:社区 | e15:社区 | e16:广告 | f01:城市读本 | f02:城市读本 | f03:城市读本 | f04:城市读本 | f05:城市读本 | f06:城市读本 | f07:城市读本 | f08:城市读本 | f09:城市读本 | f12:城市读本 | f13:城市读本 | f14:城市读本 | f15:城市读本 | f16:城市读本 |
四川好保安朱育德走了,在沉入冰冷的河水前,还推了16岁的跳河女孩一把——把生的机会留给了这个花季少女。相比北野武或海德格尔的难懂理论,这个有着普通名字的普通人,以生命诠释了何谓向死而生,以大义践行了何谓勇气和友善。
细节已不忍再回顾,因为每当忆起,总有压抑的悲伤与感动,把人拽回26日晚——原本静默的普通夜晚。那时,朱育德正与同事巡逻,直到一个轻生少女打破了这种静默。在生与死的瞬间,也许他根本没有做过多考虑,就用最直接的行动,做出了最勇毅的选择,跟着跳下河去施救。“帮
第壹评
向死而生
□林小明我拿下帽子和衣服”,这是他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却比更多人的遗言更重于泰山。
行动胜于所有的语言,尤其在面临生与死的选择时,语言会因此显得苍白,正如现在这行文字给人的无力感。所有人的生命都没有彩排的机会,无论是救人者还是被救者。但当面对生死而别无选择时,选择可能面临危险的行动后,就是一种决绝的勇气和难以描述的友善。朱育德做到了,将生的机会给了素不相识的人。就像大学生救淘粪大爷,此时争论该与不该,已成可耻的伪命题。
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们对他们最好的纪念,其实应是用他们的行为,鼓舞我们更勇敢地前行。在面对生和义“亦我所欲”时,能够更为坚决地选择“舍生而取义”。但,我们需要做得更科学合理,以最优化行为换取最大成效。记住向死而生的朱育德,也记住同他一样勇敢的王国辉、王汉林以及邢立宗、廖崇方……正是这些普通的名字,在26日晚,书写了大写的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