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b01版:微圈子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3年12月28日] -- 微圈子 -- 版次:[b01]
二战模型爱好者 用双手还原战争的细节
2013年12月28日






模型细节


姜先生正在对“二战飞机”进行喷漆。


正在兑漆

  

华西都市报:成都有一群人,他们对二战历史充满好奇,他们是一群二战模型制作爱好者,他们用最简易的材料和最复杂的工序制作出战争中的街道、房子、飞机、坦克、人物服装甚至掉落地上的海报。而时光就凝固在这些场景中,带着人们穿越到历史的烟尘里。
圈子知识
熟读历史 再造逼真二战场景
  前段时间,姜先生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了一个类似沙盘的场景模型:12厘米见方的底座上,一座二层小楼已经被炸得只剩下拐角的一小部分,楼上的一架座钟歪倒在墙上,楼下厨房的碗柜里还有残余粮食,房子外面的大路上一名战士开着坦克路过,房子的墙角处还有一名军官和两名战士,端着枪鬼鬼祟祟地张望……
  “二战场景比旧照片还精致逼真!”看到这个,很多朋友大呼好看。还有人一眼认出场景中的车是威利斯吉普的模型,该吉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典车型,甚至有当时的士兵戏称,没有这款车,就没有盟军在二战中的胜利。事实上,这个吉普模型是姜先生按实物三十五分之一的大小微缩制作而成。
  在姜先生的模拟场景中,有一张掉在地上的海报,为了做得逼真,姜先生在网上搜集了二战时期欧洲国家的流行海报,按一定比例微缩,拿到打印店进行打印,然后揉搓,上色,做旧,再贴上去的。做二战的场景模型,既要求精通历史,还必须有充分的领悟力和想象力解读历史,观察生活。姜先生还介绍说,国外很多人在做这个,大家都偏爱做二战的场景,因为那时的武器、飞机、汽车等型号多,需要下更多的功夫,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你做的武器型号。
初入圈子
精美模型 激起历史想象
  姜先生说自己进入这个圈子,还要从上大学开始说起。大一的时候,同宿舍的一位同学购买了二手的喷漆枪、带放大镜的制作台,每天都窝在宿舍里拼拼剪剪,很快就能将一堆毫无生气的塑料板做成二战时的飞机、坦克模型,造型逼真,细节丰富,连破损程度都像是博物馆里的标准展品。
  这一下就迷住了从小就对军事和武器感兴趣的姜先生,自从看到大学同学的模型后,他开始尝试着自己做。“这次肯定和小时候玩玩具不一样,要做这些模型,就要精通历史,不光要知道历史大脉络,还要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没有细节,模型就不真实了,也许生活也如此吧。”姜先生说。
  不过,姜先生的大学同学周先生更专注单个的模型,几乎做遍了二战的所有坦克和飞机型号,家里都可以开个展览馆了。但姜先生却更倾心于模拟战争场景,场景里有山水、有武器,也有人和生活。“这座炸掉的房子里,曾经生活了幸福的一家人,有一天他们却突然遭遇了战争,家破人亡;这个盟军士兵,他的坦克是从敌人手里夺过来的,但他最后却牺牲了……”姜先生总是对着自己的场景模型想象不同的故事。
圈子交流
观察生活 更加在意细节
  对于做模型和场景,需要的不仅仅是精通历史和动手能力,还有对细节的观察。读大学的时候,除了上课和写作业,姜先生和周先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宿舍里做模型。
  因为没有教程,也没有领路人,姜先生和周先生就自己琢磨,怎么喷漆,怎么做旧,怎么进行拼接,下载国外的视频一起揣摩学习。也是在那时候,两个人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台阶、一栋建筑、一条路,就开始琢磨,这个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会应用哪些工序。
  在姜先生晒出的模型中,周先生最欣赏的是一盏造型优美的黑铁欧式路灯,谁都没有想到那是姜先生用棉签、圆珠笔芯和细铁丝,再用胶水拼接而成。“事实上,这个场景,都是自己用塑料片、石膏和木头的旧材料做成。”姜先生说,
  每做完一个模型,姜先生和周先生会互相欣赏,“两个人站在那儿,看了老半天,叹一声‘巴适’!又看一会儿,又叹一句‘巴适’!”叹完了,两个人才开始互相找毛病,两块残垣断壁上的砖头厚度不一样,都有可能被拿出来批评。
圈子感悟
享受过程 热爱是一种情结
  做这些模型,经常要戴上防毒面具在工作台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而一个单手就可托起的模型场景,则需要这样赶工十天半个月才能完场,但姜先生说,乐趣并不只在于成品。“这和玩具不一样,玩具只是得到的喜悦和玩赏片刻的乐趣。但做模型是在享受整个过程,如何把场景布置得更逼真,细节能不能再真实一点,再精致一点。”对他来说,这个过程就是解读历史的过程,也是感受战争体悟生活的过程。
  同时,对现在的姜先生来说,他也不能忍受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模型,“太粗糙了,粗粗扫一眼,还看得过去,仔细看,什么都不对。但是自己手工制作的就不一样了,即使最不起眼的地方都花了大量心思,你会越看越感觉到细节的力量,一堵墙在战争中屹立不倒,一架飞机的螺丝钉,这些就是那个年代的人真正经历的场景,需要靠知识和领悟的双重作用才能还原出来。”
  “要说为什么爱,也说不出来,就是发痴发狂那种。一坐下来就不想挪动了,只想着更精细准确地还原一个场景,基本上是自然而然的快乐。”姜先生说。
  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王海燕实习生李兰摄影郝飞
圈子故事
为买材料被警察盯上
  如今,姜先生已经有了一整套制作模型的大型工具,还在书房里专门准备了一张工作台,用来制作模型。但他刚工作的时候,制作模型的原材料和工具在实体店里还找不到,只好到专门的网店上购买。有一次,姜先生发现一家出售制模专用石膏粉的店家就是成都的,不过在三环外。为了省钱,他决定骑自行车上店取货。石膏粉用塑料袋分散包装,由于购买较多,姜先生在回家的路上等红绿灯时,一大盒石膏粉掉在了地上,其中一袋的包装还开裂了。“白花花的粉掉下来,一下就散在地上,连我自己一下子都觉得很像‘白粉’。”姜先生说,当时一名巡警就站在边上,一看到那些粉脸都绿了,吓得他在巡警还未动时,就赶紧上前解释:“不是白粉,不是白粉,是石膏粉。”
  如今,除了石膏粉,姜先生还购买了好几架飞机和坦克的模型,以及一大堆等着装胳膊装腿儿的“士兵”。“我要用半年的时间做一个大场景。”他一边说,一边在桌子上比划:“这个模型场景得有30厘米长,20厘米宽,场景里有山坡,有草地,有破损的坦克,还有飞虎队的飞机……”
  对姜先生来说,他其实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像国外那些顶级大师一样,到模拟的原场景中去走走看看,“当地博物馆里有真正的文物,那些遗留的坦克和大炮能够用身上的斑斑锈迹告诉你,时间是怎样在它们身上流淌而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