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a04版:大成都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3年12月28日] -- 大成都 -- 版次:[a04]
盐亭 一座山水田园城市
——盐亭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启示录
2013年12月28日


盐亭工业园鸟瞰


盐亭两江广场夜景

  

  “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唐代大诗人杜甫,用诗歌这样记录盐亭的青山秀水。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盐亭有着令周边县市骄傲的丝绸工业、电扇工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盐亭县逐渐落后于周边的南部、射洪、西充等县。仅4平方公里的城市面积,如何承载10余万常住居民?仅有的一点食品、农业加工业企业,如何摘掉工业“落后分子”的帽子?面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客观要求,盐亭人心知:变,迫在眉睫;变,必须蓄势待发!
  如今,当人们再次走进盐亭,置身在美丽的嫘祖故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百亿工业园区打造热火朝天,一家家企业跨地而来,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县城发展空间正快速向四面拓展,满眼翠绿,山水田园城市正在形成,农业产业化成片发展,生态经济强县强势推进。
  山水不变,时间流转。华夏母亲之都,嫘祖故里盐亭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期待。眼下的盐亭,处处都是‘战场’,工业园区、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如火如荼。“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实现追赶跨越大发展,就是当前62万嫘祖儿女共同的梦想。”盐亭县委书记陈朝先表示:力争用5到10年的时间,把盐亭建设成产业科技环保、城市文明畅通、农村生态美丽、旅游兴旺发达的生态经济强县。
城市绿色畅通:县城2年时间扩大4倍
  “好个盐亭县,两山夹一县,巴掌大个城,走拢才看见。”这是过去盐亭县城的真实写照。而今,盐亭县城一个个新区紧锣密鼓地建设,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家家招商引资企业落地生根,一条条宽敞大道纵横交错,一座座大桥飞渡梓江。千年古城盐亭正在“化蝶”蜕变,成为一个美丽的宜居宜业宜商宜旅之城。
  近两多来,盐亭县委、县政府把真抓实干、科学规划先行,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头戏”。按照“显山露水”的城市发展新理念建设新区,深入推进“拆房还绿”工程和“洁城治堵”工作,开创了全国二三线城市“禁摩”之先河,城区干净绿色畅通,城市主干道明亮大气,久居在外的盐亭人回家再也找不到印象中的路和街,纷纷感叹:盐亭开始有了现代都市的气息和格调。
  两年多来,盐亭大力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建成郑家岛环形道路、西陵大道、石龙大道、嫘祖大道、指南大道等,新建两江广场和嫘祖广场,城市新增绿地55万平米。城市面积扩展至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1万人。千年古城盐亭正焕发出迷人魅力。
  五年再造一个新盐亭,按照“一环、两江四岸、南拓北升、东延西展”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快以县城为中心的城市经济核心区建设,着力提升县城中心建设水平。“一环”即规划并实施好县城指南新区、老城区和工业园区核心区的一条环形通道。建设“两江四岸”即把梓江、弥江县城规划区中心、老城区四岸打造成为以行政办公、教育文化、金融商贸、休闲娱乐为主的县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拓北升、东延西展”即全面扩大县城规模,新区建设重点向东南面的石岭、石龙及郑家岛方向拓展,以提升形象和完善功能为重点,改造北面老城区,依托绵盐快速通道带动城区向西延伸,依托过境公路带动向东发展。
  坚持“重点拓展城市新区和工业园区,有计划、创造条件改造旧城区”,充分利用县城山环水绕、绿色生态的自然优势,融入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高标准完善城市规划,用好国土、规划和城建三个调控手段,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旅”的现代文化城市。计划到2016年,县城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人。
工业科技环保:“污染高耗能企业坚决不引进”
  郑家岛大桥把盐亭城市新区和工业园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嫘祖大道、西陵大道贯穿整个园区,大道两旁的绿树和路灯像卫兵一样守护着工业园区,一个生态科技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已然崛起在梓江河畔。
  两年前,盐亭工业的特点是基础差、规模小、总量少、科技含量低,招商引资困难。盐亭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不以GDP和经济增长速度论英雄,坚持把“生态科技”作为第一要求,形成了抓工业必须抓园区,抓园区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必须优化投资环境的共识。牢牢扭住工业园区建设、招商选资、产业培育三个重点,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为盐亭工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到2016年,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生态环保、财税贡献大的支柱产业。目前,聚源国际、天路科技、兴隆科技、美迪康等一批企业建成投产,形成了机电制造、新型建材、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实现了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坚决摒弃高耗能、低附加值、污染环境的项目,大力引进和培育科技创新型、生态环保型工业,提升企业和产业质量。
  加快推进园区市政道路、水电气配套设施、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嫘祖大道、石龙大道、西陵大道、临江大道、麻秧大桥相继建成通车,一、二期安置房804套已经入住,三期安置房1390套将于2014年3月竣工,园区面积拓展至10平方公里。
  招商选资成效显著。与香港美霖集团成功签约投资35亿元的郑家岛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与成都众一集团成功签约投资20亿元的交大科技产业园项目,与江苏万都集团签约10亿元,打造新型城市综合体,全年签约项目20个、签约资金146亿元。
  2012年11月29日,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深入盐亭县实地考察世行贷款项目建设。金墉对盐亭县的世行贷款项目的建设成果高度评价,并把盐亭实施的世行项目的成功经验写入了世行案例分析。
未来思路清晰:全力建设生态经济强县
  “盐亭是华夏母亲之都,嫘祖故里。嫘祖精神一直激励着盐亭县人民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盐亭今天的巨变正是62万嫘祖儿女精诚团结,努力奋斗的结果。”盐亭县县长袁明向华西都市报记者介绍说。
  盐亭县金鸡镇是中华始祖黄帝之妻嫘祖的出生地和归葬地,是中华民族寻根之源,在这里可找到对于数千年历史的遐想,同时,其亦成为人文盐亭最为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记。目前,嫘祖陵景区正按照国家5A级标准如火如荼的建设打造,2013年清明节,民间组织了嫘祖祭祀活动,周边上万群众前来参加,一些知名学者也闻讯而来。
  盐亭目标:把盐亭建设成为一个产业科技环保、城市生态宜居、乡村洁净美丽、旅游兴旺发达、人民生活幸福的生态经济强县。到2020年,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支撑作用强的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项目,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资源消耗等16项小康指标都有较大提高,生态经济产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对财政的贡献率、对城乡居民收入的贡献率在全省丘区县中位居前列,生态产业体系全面建成,城乡环境宜居水平全面提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协调发展。
  盐亭路径:盐亭立足实际,准确认识和把握突出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后发优势、丰富的人力优势、浓厚的发展氛围优势四大优势,坚持“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发展主线,坚持“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县、开放兴县”战略,突出“抓工业、抓城市、抓农业产业化、抓项目、抓落实”“五抓”工作重点,全县干部按照“讲责任,不推诿;讲实干,不折腾;讲效率,不拖沓;讲纪律,不松散。”“四讲四不”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实现纵向提速、横向追赶、助跑摸高、跨越发展。 何光振华西都市报记者姚茂强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