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镇中国灯饰之都
古镇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西北面,是中山、江门、佛山市三市交汇处,毗邻港澳。全镇总面积47.8平方公里,由古镇、曹步、海洲三大自然村组成,下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15万,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各占一半。
2012年,古镇镇工农业总产值214.7亿元,国内生产总值98亿元,人均6.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0614元;居民储蓄余额153.6亿元。
古镇镇区域特色经济明显,已成为以灯饰、花卉苗木两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城镇。被评为“中国灯饰之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花木之乡”等。
灯饰业是古镇的经济支柱。已形成以古镇为中心,覆盖周边三市11镇区,年产值超千亿元的灯饰产业集群,成为世界性几大灯饰专业市场之一,是国内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2012年,灯饰业总产值158.1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出口总额5.0亿美元,出口到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日本、美国及欧洲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古镇福利
门诊取药看病不花钱
在古镇镇,基本门诊看病取药几乎不花钱。
村民在镇医院和村上的卫生服务站看门诊,除了市级报销部分,其余均由镇级统筹报销,不限次数,不设费用封顶。此外古镇还实行困难群众救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村民每年补助5000元。
实行15年免费教育
在古镇,最广为人知的“福利”还是 15 年免费教育。自2007年起,古镇全面实施学前至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15年免费教育的镇区。
国家实行了9年义务教育,古镇的15年免费教育补助主要针对学前3年和高中3年。
农民退休金最少600元
在古镇,少有所教,老有所依。古镇每个村都有敬老院和老人活动室,60岁以上老人除了股权分红还有养老金,重大节日还有慰问金,每一季度还有老人生日会。“每个村的退休金标准不一样,最少也有每月600元,年龄大的应该还会更多。”古镇镇政府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米华说。
11月3日下午,读初三的古镇女孩朱杏桂从广东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出来,她刚刚看完脚伤,手上拿着一张门诊费清单。清单显示,她总共花了23元,但除去市级和镇级医保统筹,自己只需要出3块钱挂号费。
距离卫生站几百米处,就是村里的公示栏,10月工作简讯介绍,该村刚刚完成今年下半年学前教育保教费与高中教育学杂费的报销登记。2007年起,古镇在全国率先实行15年免费教育,报销户籍学生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学费。明年朱杏桂读了高中一学期能报1200元。“读书不要钱,看病也不要钱,这在古镇都不稀奇啊。”朱杏桂说。
一间店 5面墙分拆了出租
广东中山市古镇镇被称为“中国灯饰之都”,常住人口15万,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几乎各占一半,全镇共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在这里,农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和公共设施丝毫不比城市逊色,去年古镇农民人均收入30614元。
产业兴镇,正是因为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古镇才有实力实行“全民福利”。上个世纪80年代古镇镇开始实行土地流转,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的农民开始跑贸易、做灯饰,古镇镇逐步走上城镇化之路。如今古镇已成为世界性灯饰专业市场,带动周边11镇区,形成了年产值超千亿元的灯饰产业集群。
古镇镇“十里灯饰长街”新兴路两旁,密密麻麻全是风格各异的灯饰店。11月初,第12届古镇灯博会结束不久,镇上仍时常能见到前来采购的老外。一间商铺的店员吴小姐一边理账,一边提醒记者,“可别想在这条街上找到吃饭的地方,房租太高,必须用来做灯饰贸易才能赚钱。”
“不要小看这些店面,很多铺面都是一间店铺按5面墙出租,一年收租都要六七十万呢!”吴小姐说,灯饰长街最繁华的地方,店铺是按墙面租,“墙顶租给卖吸顶灯的,侧墙租给卖壁灯和过道灯的,门玻璃的前面还能再摆落地灯。”店铺的灯只供展示,客商看中哪款细谈,批量产品在周边工厂生产。
这是现在的古镇镇,繁华地段寸土寸金。而在30年前,这里除了几条主干道,周围都还是片片农田和水塘。变化始于一场土地流转开始的改革。
一座城 20年建灯饰之都
1980年,作为古镇镇最大的村,曹一村将家庭联产承包改为全村的土地集中进行投标承包。想要多种地的村民可以承包大片土地,不愿种地就可以放弃承包,按比例收取投标租金。实行第一年,就有100多位村民放弃承包,投标的最高中得17亩地。当年每亩地租金约500到1000元,放弃承包的村民就在租金中获得分红。尝到了甜头,曹一村的土地流转经验很快在全镇推广。根据统计,到上世纪80年代初,全镇农用地已流转超过5成。
离开了土地的农民则到镇上去跑贸易。看到镇里的贸易公司做灯挣钱,村民跑到香港去买几盏灯学习样式,回来自己比照做好了再拿到全国各地销售。“我的叔叔袁广明就是古镇第一家做灯的,他和村里人合作,从香港买了灯学样式。”古镇海洲村村民黄国坚不无骄傲地说。
上世纪90年代,古镇灯饰城已初具规模,同时聚集效应也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本地人有的继续开公司,有的则开始建店面或厂房出租,发展物业。极少一部分人还在从事农业,也是发展花卉、苗木等集约化经营。
“我刚来的时候,古镇周围都还有大片田地水塘。”东北人王明1994年来到古镇,在这里工作考察了3年,1997年开了自己的灯饰店。1999年,古镇举办第一届国际灯饰博览会,吸引了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商家参与。王明铺面的租金,也已经翻了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