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要闻 | a02:第1眼 | a04:第1眼 | a05:大成都 | a06:读城 | a07:城镇化探索 | a08:大成都 | a09:大成都 | a10:新四川 | a11:金社区 | a12:大特稿 | a13:运动会 | a14:运动会 | a15:星娱乐 | a16:星娱乐 | a18:观天下 | a19:观天下 | b01:财富潮 | b02:财富潮 | b03:财富潮 | b04:学习周刊 | b05:爱家周刊 | b06:房产周刊 | b07:房产周刊 | b08:房产周刊 | b09:房产周刊 | b10:房产周刊 | b11:房产周刊 | b12:房产周刊 | d01:城市读本 | d02:城市读本 | d03:城市读本 | d04:城市读本 | d05:城市读本 | d06:城市读本 | d07:城市读本 | d08:城市读本 | d09:城市读本 | d10:城市读本 | d12:城市读本 | d13:健康周刊 | d14:健康周刊 | d15:专刊综合 | d16:城市读本 | e01:华西社区 | e02:华西社区 | e03:华西社区 | e04:华西社区 | e05:华西社区 | e06:华西社区 | e07:华西社区 | e08:华西社区 | e09:华西社区 | e10:华西社区 | e11:华西社区 | e12:华西社区 | e13:华西社区 | e14:华西社区 | e15:华西社区 | e16:华西社区 | f01:城市读本 | f02:城市读本 | f03:城市读本 | f04:城市读本 | f05:城市读本 | f06:城市读本 | f07:城市读本 | f08:城市读本 | f09:城市读本 | f10:城市读本 | f11:城市读本 | f14:城市读本 | f15:房产周刊 | f16:专刊综合 |
醪糟,一种全国各地都吃、食用方式也近乎相同的食物。不论叫醪糟还是酒酿,它与鸡蛋和小汤圆的组合是法海都拆不散的。醪糟应该算是这两样小吃食的灵魂,换去醪糟上糖水,任你是这山那坡土鸡下的蛋都没有了那个味道,一种已经深入记忆的味道。
醪糟曾经是稀奇又略带神秘的东西,它有酒味但又不算酒,大人基本不太干涉吃醪糟,我的第一次微醺就是献给了它。记忆中醪糟是用陶罐装着的,橡皮筋卡住的一层厚塑料布密封效果还不错,揭开后一股酒香扑鼻,接下来浓浓的甜味会立刻刺激你的食欲。舀起一勺,糯米湿润,饱满晶莹,酒水浓稠到在勺子下面牵成一条线滴到罐底。这种品质的醪糟绝对不是超市能买到的,穿穿老菜市寻觅老档口,兴许能有惊喜。
“老板来碗醪糟蛋。鸡蛋煮老点,多加点醪糟”。在不会吃鸡蛋、也不喜欢吃鸡蛋的阶段,小伙伴们基本都是这种配搭。汤水里漂浮的蛋白和糯米像雪片一样翻飞,碗上腾着的热气散发着淡淡的酒香,鸡蛋黄裹着白色的裙边在汤里静躺着,以为自己就是那个主角。趁着温度稀里呼噜的就着醪糟汤把鸡蛋白喝了个干净。剧终,蛋黄仍然衣衫不整地躺在碗底,原来主角不是它。吃的过瘾却不免浪费。
所以,这个冬天可不可以让老板来一碗醪糟不加蛋? 华西社区报记者 孙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