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e11版:华西社区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3年11月26日] -- 华西社区 -- 版次:[e11]
家家有本理财簿 精明主妇的持家之道
2013年11月26日


超市散装菜品价格大多比菜市更便宜。

  

买菜避免早高峰,可省钱30%;学会按消费项目记账,一月能省2000元
  成都的主妇们,到底关心哪些理财话题?本期我们采访了两位精明主妇——热衷淘宝购物的“时尚辣妈”、社交不断的“坝坝舞大妈”,她们不仅晒出了省钱成果,还给出了持家理财心得哦。

社区老太太:买菜也分时间段用实践证明“买菜省钱36计”
  张阿姨 56岁 家住武侯小区
  红遍网络的“买菜省钱36计”里提到:“赶早改为赶晚,避开买菜早高峰,中午利用休息时间采购,价格比早晨便宜30%左右;多看天气预报,如果明天下雨,今天就多买些菜,下雨天菜价会涨;晚上8时后去超市买特价菜,除了蔬菜,还有很多荤菜可以选择。”张阿姨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赞同上述技巧,“很多老人都习惯早上去买新鲜菜,但那时的价格肯定是一天当中最高的。到了下午,菜贩为了揽客,通常能把价格降三四成。”不过用低价买蔫掉的绿叶蔬菜还是不划算,张阿姨建议买花菜、南瓜、土豆之类可保存较长时间的菜品。
  另外,张阿姨还自己种小菜,“家里养花换下来的花盆,其实可以拿来种大蒜和小葱,用的时候摘一点,够用好几个月呢。”
  再说到购物,张阿姨也有生活经验与大家分享:当生鲜食品、粮食食品上调价格时,购买散装货品较为划算,以减少一次性购买成本。

年轻“辣妈”:建立家庭开支表按计划消费是王道
  沛沛28岁家住双桥子社区蜀都花园
  “以前每月日常支出经常超过万元,可想来想去都不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于是开始决心记账。”沛沛说,自己理财秘诀的关键在于:每天晚上耐着性子把自己一天花出去的钱记录在案。
  “月底梳理账单,把消费分类,看看到底在哪些消费项目上花了多少钱,是否都是必须的,有没有可以省下的。”沛沛也果然通过记账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正在搞促销的高筒靴子、一盒买一送一的面膜、一堆基本用不上的进口烘焙模具,这些都是多余消费;而有时懒得在家做饭,光在西餐厅,一个月就花了将近2000元。
  于是,沛沛开始为自己建立家庭开支计划——列出每月必要的各项支出,尝试按计划花钱。“食品超市1000元,添置衣物1000元,外出用餐1000元,周末休闲1000元,教育费用800元,人情往来500元等……有了开支计划,再掏钱时就要先思量一下。”实践了一个月,沛沛惊喜地发现花销竟比上月少了2000元,“比如发现外出用餐规定的预算超支了,我就会跟儿子说今天就吃老妈的手艺。看到购物费用剩得不多了,我就会把周末去逛商场和超市的计划取消,改带儿子去亲戚家串门。”特别提示——
  @华西社区报(新浪、腾讯)show出你的理财秘籍:你可以发表理财观点,可以提出理财小困惑,社区记者将为你对接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民间投资理财机构的金融业内人士,共话理财,共享财富。华西社区报记者王晓鸥刘佳玮摄影孙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