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约有3万“矮小症”青少年,3-12岁是最佳治疗期
华西城市读本讯(记者 杨建均 摄影报道)“很多家长错误地以为,孩子现在不长,将来肯定会长。父母高,孩子身高也一定高。长得不高,补补钙就能解决问题。”泸医附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唐章华说。如果孩子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那么很有可能就是矮小症。
11月24日,由四川矮小人联谊会发起的“泸州市矮身材儿童青少年之家”,在泸医附院成立,意在为矮小人创建一个交流、互助平台。唐章华介绍,根据全国矮小症3%的发病率来计算,泸州市500万人口,按比例0-18岁占1/5,泸州市0-18岁生长发育迟缓的儿童、青少年总数约有3万人。“除了成立‘泸州市矮身材儿童青少年之家’,我们还建立了两个QQ群,希望泸州的矮小人找到自己的组织,方便咨询以及相互交流。”四川矮小人联谊会副会长李继伟说。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儿童的生长速度3岁前小于7厘米/年。3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费用越低。3-12岁是矮小症的最佳治疗期。”唐章华说,把握孩子每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状况非常重要。“在3岁以前,家长应该每两个月就为孩子体检一次,3-5岁每三个月体检一次,5岁以后每半年体检一次,观察孩子的生长速度。”如果确定是矮小症,要及时到正规、科学的医疗机构治疗,市场上的增高鞋、埋线等方式,切忌不可信。
在预防方面,唐章华说,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营养的均衡,“蛋白质和钙质搭配要合理,鸡蛋、瘦肉、鱼和豆制品等搭配。少吃膨化食品和洋快餐,少喝碳酸饮料。”保证孩子们充足的睡眠,小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还要督促孩子们适当运动,跳跃性和伸展性运动最有助于长高,如跳绳、打篮球、单双杠等。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