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建成源自爱,她的教育充满爱。在内江市资中县鱼溪镇,陈平用自己的全部积蓄,为留守儿童筑建起一所爱的家园——利民小学。学校学生多来自当地,也收留了一些省内外的孤残、贫困学生,为他们遮风挡雨,呵护他们茁壮成长。
学校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也多次专题报道。秉持“爱即教育,教育即爱”的理念,利民小学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在山区里,为乡村平民的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节约经费为学生全校教师挤一间办公室
1995年,鱼溪镇人陈平用自己苦心打拼下来的全部积蓄开始创办利民小学,至今已投入300余万元。经过18年的发展,利民小学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有学生1420人,其中,留守儿童1200人,寄宿制学生396人,残疾学生32人,孤儿4人。
走进校园,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图书室、多媒体、微机室等一应俱全,但所有教师和校长陈平本人的办公室全挤在一间会议室。陈平告诉记者,学校的经费都用在为孩子们创造好的条件上,“其他花费能省就省”。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先后又建立了“亲情聊天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室”等。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办学效应在全省民办教育中独树一帜。
教师无私奉献给学生父母般的关怀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普遍造成监管缺“力”、亲情缺“慰”、生活缺“助”、心理缺“疏”、学习缺“导”、安全缺“护”,对此,学校老师对孩子们无私奉献,给他们父母般的关怀。
逢年过节,陈平总是会把不能和家人团聚的孩子接到自己家;遇到学生生日,陈平还会买来蛋糕给孩子庆生;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陈平总是倾力相助,学生小华(化名),从小没有父爱,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跟随年迈多病、无经济来源的外婆生活。陈平每月管她吃住,每学期还解决200元零花钱。
教师任晓君来自广元,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千里迢迢来到利民,对刚出世孩子的牵挂只能放在心里,孩子生病了却无法回家看望一次,难过的泪水只能悄悄地流。
谢娟老师来自广安,放弃了公立学校的一份教师职业,不远千里来到了利民,把利民当成了自己的家,坚守在利民小学,尽心尽职的关爱着这一群孩子们……
老师们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从早到晚坚守在学校,照看着这一群留守娃,关心学生的冷暖,当学生在被窝里偷偷流泪想父母时,教师们心疼地陪伴在学生身边安慰他们,逗他们开心……办学理念教育即爱 爱即教育
利民小学教师把为人民服务看作是最高理想,在为理想奋斗中充分体现了每一位教师的重要价值。利民小学今天能成为当代中国平民教育典范,能深受家长和社会好评。
学校先后获得“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关爱留守儿童优秀阵地”、“关爱留守儿童百所优秀学校”、“2013年中国民办教育奉献社会优秀学校”等等荣誉。
而陈平本人也获评“感动中国民办教育十大人物”、“优秀校长”、“中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还多次受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
“教育即爱,爱即教育”陈平说,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难,他和全体利民小学的同仁都将义无反顾,把这份对留守儿童的爱延续下去。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杨绪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