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f08版:城市读本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3年09月03日] -- 城市读本 -- 版次:[f08]
广元 背上书包上学堂救助站 3 个孩子昨日走进课堂
2013年09月03日


龙龙和建勇、建芸两兄妹终于实现重返校园的愿望。

  

  在这个开学季,对于龙龙和建勇、建芸两兄妹来讲显得及特殊又充满意义,在阔别校园多日后,终于重返校园。只是这次送他们返校的不是自己的家长,而是广元市社会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
  昨日上午,在广元市社会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龙龙和建勇、建芸两兄妹走进了广元市黄冈中学的校园,救助站还特意为他们准备了新书包、课 外 书 籍 和 学 习 用具。今后,他们将在这里和其他的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

家庭变故救助站成了他们的家
  建勇今年13岁,建芸11岁,兄妹俩原本与父母生活在河北保定,因父母离婚,兄妹俩随后跟着母亲生活。然而,母亲却又将他们送回四川达州的爷爷家,由爷爷照管,但送回老家后,爷爷也不愿意照看他们。随后又被送回了母亲那,但是回到保定后,母亲目前已经搬离了原来住处,不知去向,爷爷也将他们抛下一走了之。
  今年8月19日,兄妹俩才在保定市救助站的帮助下回到四川,然后转介到广元市社会救助管理站。从此,救助站就成了兄妹俩的家。
  今年12岁的龙龙也同样因为家庭变故,父母离婚,一度成了“流浪人员”。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介绍,龙龙在家时,其父亲经常殴打其母亲,母亲不堪忍受,乘父亲不备便带龙龙一起离家出走,后在流浪过程中与母亲走失,便与其他流浪人员一起在街上乞讨。今年4月13日,由警察将他送到了救助站。

积极好学上学一直是个梦
  经过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多渠道努力,一直未能找到龙龙和建勇、建芸两兄妹3人的详细家庭住址,救助站也就自然成了他们长期以来的“家”。
  “他们来到我们救助站后,工作人员便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他们安排了学习内容。”广元市社会救助管理站站长王蜀介绍,救助站除了在提供饮食、住宿照顾外,还得为他们的学习考虑。
  王蜀告诉记者,在救助站开展的“成长课堂”、“乐动心声”、“创意简笔画”等主题活动中,他们都表现的很积极,对学习有极大的热情,“救助站的学习服务毕竟不够系统,没法满足正常的日常学习,还得送他们去学校才行。”
  “他们自己也非常想上学,想走到校园去,上学对他们来讲也是一个梦。”王蜀说,救助站方面便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政策,开展了“送流浪儿童回校园”的专项活动,为他们联系好了学校。

圆梦入校今后做个志愿者
  多方努力后,昨日,龙龙和建勇、建芸两兄妹3人最终圆梦入校,进入到广元市黄冈中学学习。昨日一早,建芸还特意将以前用过的书本、学习用具放到新书包里。
  安排好住宿后,3人被分到不同的年级班级,同学们对他们的到来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感觉很好,终于又回到校园了,在这里我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帮助,必须要好好学习,今后也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志愿者,去帮助其他人。”不善言辞的建勇告诉记者。
  “当救助站找到学校时,我们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系统的学习。”广元市黄冈中学校长庞帧先说,今后会为龙龙和建勇、建芸两兄妹安排老师对学习进行专门的辅导,在学习用品、平日生活上也会提供更可能大范围的帮助,让他们在学校安心的学习。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杜玉全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