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e08版:华西社区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3年09月03日] -- 华西社区 -- 版次:[e08]
清华来了个13岁新生
2013年09月03日

  

  他5岁上学,7岁入初中,13岁考进清华大学。他不喜欢被称为“神童”,不喜欢被“贴标签”,他力图证明自己没有“与众不同”。
  近日,范书恺成为今年清华大学3374名本科新生里,迎接闪光灯次数最多的校园明星。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见到他时,也“大吃一惊”。原因很简单,他只有13岁。
  他在大学第一次班会上作自我介绍时,开场白就是:“大家可以说我小,其实我不小。我的心理年龄跟大家一样大,大家不要把我当小孩子看。”说这番话时,他瘦小的身体包裹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新生文化衫里,短袖肩缝落在他的肩膀下面。他的额头上布满坑坑洼洼的痘印,嘴唇两边长着绒绒的胡须。
  尽管范书恺一直想抹去年龄在自己身上制造出来的痕迹,但是他还是无法抗拒,13岁、清华大学、神童、状元……这些词汇,一旦被人们组合起来,会塑造出一个广受瞩目的神童形象。但是,他不喜欢“神童”这顶帽子。他用略显稚嫩的嗓音,但是沉稳的语气说:“我不想被贴上标签,让人们公式化地来描述我。我,是一个多面的人。”
  范书恺一直坚信,如果忽略他瘦小的身材,“低龄”不是他受人关注的理由,更不应该和他取得的学习成绩联系起来,组合成为某种“神童魔咒”。
  一个13岁男孩可能拥有的散漫和任性,在范书恺的身上,很难留下踪迹。他听人讲话的时候,会目不转晴地直视对方。尽管他偶尔有些困倦,也会紧绷着脸,抑制住一个不礼貌的呵欠。如果他嘴里嚼着东西,就坚决不开口说话。他说,“除了学知识,父母也很重视培养我的礼节”。
  范书恺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证明自己没有“与众不同”。但是相比于绝大多数同龄人,他成长的步调已经超前,玩耍的童年也被缩减。至少在5岁时,别人家的孩子“还在跟隔壁家的孩童玩游戏”,而他已经是高年级的小学生了。
  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自己13年的人生,范书恺脱口而出的是“矛盾”。他说他常常感到“很纠结”。
  打心底里,他排斥“神童”这样的溢美之词,但是他也害怕“人们对我不再有期望”。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