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01:要闻 | a02:第1眼 | a03:第1眼 | a04:第1眼 | a05:新四川 | a06:大成都 | a07:大成都 | a08:大成都 | a09:大成都 | a10:大成都 | a11:广告 | a12:金社区 | a13:新四川 | a14:新四川 | a15:广告 | a16:新四川 | a17:星娱乐 | a18:星娱乐 | a19:广告 | a20:星娱乐 | a21:运动会 | a22:运动会 | a23:广告 | a26:观天下 | a27:观天下 | a28:健康周刊 | b01:财富潮 | b02:财富潮 | b03:财富潮 | b04:时尚周刊 | b05:旅游周刊 | b06:旅游/食饮周刊 | b07:旅游周刊 | b08:旅游周刊 | b09:旅游周刊 | b10:旅游周刊 | b11:旅游/食饮周刊 | b12:旅游周刊 | b13:食饮周刊 | b14:学习周刊 | b15:大特稿 | b16:房产周刊 | d01:城市读本 | d02:城市读本 | d03:城市读本 | d04:城市读本 | d05:城市读本 | d06:城市读本 | d07:城市读本 | d08:城市读本 | d09:城市读本 | d10:城市读本 | d11:城市读本 | d12:城市读本 | d15:城市读本 | d16:城市读本 | d17:城市读本 | d18:城市读本 | d19:城市读本 | d20:健康周刊 | d21:健康周刊 | d22:健康周刊 | d23:健康周刊 | d24:专刊综合 | e01:华西社区 | e02:华西社区 | e03:华西社区 | e04:华西社区 | e05:华西社区 | e06:华西社区 | e07:华西社区 | e08:华西社区 | e09:华西社区 | e10:华西社区 | e11:华西社区 | e12:华西社区 | e13:华西社区 | e14:华西社区 | e15:华西社区 | e16:华西社区 | f01:城市读本 | f02:城市读本 | f03:城市读本 | f04:城市读本 | f05:城市读本 | f06:城市读本 | f07:城市读本 | f08:城市读本 | f09:城市读本 | f10:城市读本 | f11:城市读本 | f13:城市读本 | f14:房产周刊 | f15:房产周刊 | f16:房产周刊 |
人的脸部附近有一片防护意识强烈的“禁飞区”,如果有物体进入这片区域就可能引发强烈的防护反应。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首次测定的这个“禁飞区”的边界在距脸部20至40厘米之间,具体尺度因人而异。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神经科学学报》上报告说,有15名志愿者参与了测试,他们被要求把手逐次放在与脸部距离不同的位置。手在每个位置时都会接受微弱电流刺激,这种刺激可引发眨眼反射,而这种神经反射是不受大脑主动控制的,因此其眨眼反射的强度可用于客观判断受试者意识深处感受威胁的程度。
通过观察,研究者推断出人们脸部附近感觉高风险区域的边界在20至40厘米之间,即距脸部20厘米以内是普遍反应强烈的区域,而有些焦虑情绪较强的人则可能会将这个边界扩大到距脸部40厘米,他们对此区域内的变化都反应强烈。
研究人员詹多梅尼科·扬内蒂说,此前科学界知道人的脸部附近存在这样一个区域,但不清楚该区域的边界在哪里,本次研究首次客观测量了该区域的边界。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