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01:要闻 | a02:第1眼 | a03:第1眼 | a04:第1眼 | a05:新四川 | a06:大成都 | a07:大成都 | a08:大成都 | a09:大成都 | a10:大成都 | a11:广告 | a12:金社区 | a13:新四川 | a14:新四川 | a15:广告 | a16:新四川 | a17:星娱乐 | a18:星娱乐 | a19:广告 | a20:星娱乐 | a21:运动会 | a22:运动会 | a23:广告 | a26:观天下 | a27:观天下 | a28:健康周刊 | b01:财富潮 | b02:财富潮 | b03:财富潮 | b04:时尚周刊 | b05:旅游周刊 | b06:旅游/食饮周刊 | b07:旅游周刊 | b08:旅游周刊 | b09:旅游周刊 | b10:旅游周刊 | b11:旅游/食饮周刊 | b12:旅游周刊 | b13:食饮周刊 | b14:学习周刊 | b15:大特稿 | b16:房产周刊 | d01:城市读本 | d02:城市读本 | d03:城市读本 | d04:城市读本 | d05:城市读本 | d06:城市读本 | d07:城市读本 | d08:城市读本 | d09:城市读本 | d10:城市读本 | d11:城市读本 | d12:城市读本 | d15:城市读本 | d16:城市读本 | d17:城市读本 | d18:城市读本 | d19:城市读本 | d20:健康周刊 | d21:健康周刊 | d22:健康周刊 | d23:健康周刊 | d24:专刊综合 | e01:华西社区 | e02:华西社区 | e03:华西社区 | e04:华西社区 | e05:华西社区 | e06:华西社区 | e07:华西社区 | e08:华西社区 | e09:华西社区 | e10:华西社区 | e11:华西社区 | e12:华西社区 | e13:华西社区 | e14:华西社区 | e15:华西社区 | e16:华西社区 | f01:城市读本 | f02:城市读本 | f03:城市读本 | f04:城市读本 | f05:城市读本 | f06:城市读本 | f07:城市读本 | f08:城市读本 | f09:城市读本 | f10:城市读本 | f11:城市读本 | f13:城市读本 | f14:房产周刊 | f15:房产周刊 | f16:房产周刊 |
成都书院街街道办事处城管科:城管帮忙是管理创新,已实施一年多
每天上午8点过,在成都市锦江区中道街,四五名城管人员与菜摊老板一起抬菜,偶尔还会弯腰捡拾地面的菜叶垃圾。“这些菜摊都是城管亲戚开的?”日前,有市民向本报记者反映此事,并发出这样的疑问。事实到底怎样?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市民质疑城管帮摊主摆摊
家住天涯石北街的居民张琴(化名)有些纳闷,最近很长一段时间,她每天上班经过中道街时,都看到一群城管在那帮菜摊老板的忙。
“他们有时坐在菜摊面前的塑料椅子上,有时动手帮商家里里外外地抬菜筐,有时还扫掉落一地的菜垃圾。”张琴有些纳闷,难道这些菜摊都是城管或城管亲戚开的?
对此,张琴有些不解。她认为,如果是城管或城管亲戚开的菜摊,城管利用上班时间帮忙是假公济私;如果不是沾亲带故的人开的菜摊,城管此举实在有些“不务正业”。她希望华西都市报能调查清楚,解除她心中的疑惑。
记者调查城管客气勤帮忙
9月1日上午8点20分许,记者来到中道街时,一位身着城管制服的年轻小伙子正弯腰整理一个肉摊前的空心菜筐,而后费力地将这个菜筐往墙边挪。接着,又到另外一家菜摊,把支出来的辣椒盘也朝里挪了挪。面对年轻城管的所做所为,店家们似乎都已习以为常,没说一句话。不过,这位城管到另外一家菜摊招呼“把这个筐摆整齐一些”时,对方回敬了一句“等会儿,我自己来挪嘛!”
在另外一处菜摊,一位上了年纪的城管也没闲着,将一筐黄瓜朝里端。忙完这些后,这位城管来到菜摊外,看店家剥大白菜。“今天,你这菜没买好,丢头多哦!”城管与店家有一搭没一搭地拉着家常,店家的动作很快,三下五除二就将一筐子大白菜整理好了,留下一地的废叶子。
这位城管抓起旁边的扫帚,将那些废叶子扫成一堆,拾掇到竹筐里,又到四周巡逻去了。
城管说法与摊主没关系帮忙只为提高效率
据首先在这条街倡导动手帮忙的人,该片区的城管队长李化银介绍,城管队员动手帮摊贩忙,是去年5月份他负责这个片区后的举动。
据书院街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科长杨海涛说,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一再要求转变观念,人性化管理和执法。城管便想到了用帮忙的方式进行城市管理,这是一种理念的创新。“只要多为摊贩考虑一点,用这样的方式处关系也更容易,而不是将双方逼到剑拔弩张的境地。”杨海涛说,用这样的方式管理商家,在该辖区内已经运行一年多了,目前已经很普遍,不再是新鲜事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 席秦岭 见习记者 张鹿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