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年07月31日] -- 城市读本/健康周刊 -- 版次:[f14]
“微健康”信息 靠谱不靠谱?
2013年07月31日

  

  现在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普及,网上各种健康的妙招已经比比皆是,甚至有网友说是进入了“微健康时代”。如果我们的身体哪里不舒服搜一下“微博”“微信”就解决了,但是网络真的能治百病吗?
  近日,央视对这些所谓的“健康微博”起底调查,其实很多所谓的健康微博打着小妙招的名义,实为广告营销。调查时用健康养身在微博里搜人就能有500多条结果,央视屏幕上曝光的“健康养身报”“健康养身全说”“健康养身大百科”“健康养身荟萃”等微博用户现在已近被注销了,记者在微博里搜时,就已经搜不到这些用户了。
  微博上广为流传的“隔夜菜致癌”,因为剩菜隔夜后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针对这一说法央视记者来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请专家用实验的方式来证明了网上的说法并不正确。专家准备了一份青椒肉丝和一份清炒油菜,在刚出锅时提取的亚硝酸盐的基础值,青椒肉丝是2.17,清炒油菜是1.76;然后又把两份炒菜放入冰箱,存放12小时候,有重新提取其中的亚硝酸盐,发现隔夜菜的亚硝酸盐反而降低了,青椒肉丝是1.66,清炒油菜是1.58。随后专家还对西红柿、豇豆、茄子等一些常见蔬菜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这些蔬菜放在冰箱里面亚硝酸盐没有明显增加,放在常温下略有增加,但都没有达到危害健康的程度。
专家提示
  记者采访到南充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所长罗蓓,他认为,由于网络传播中很多人,或者账号传播的知识都是复制的,对于生活小知识,首先应该质疑其真实性分辨真假,不能盲目相信或者继续传播。转发量大不一定符合医学规律。病人的病情是千变万化的,想要治病必须到专业医院接受医生的面诊才对。华西城市读本见习记者 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