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微信收费”的消息甚嚣尘上,因为微信占用大量信令,冲击了运营商的短信语音业务。昨天(7月30日),运营商与微信冰释前嫌,以专属流量卡的方式,平衡了双方的利益,对消费者而言,此举也给“微信收费”画上圆满句号。
业界人士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策略,运营商短信语音服务虽受微信冲击,但可结合具体产品推销流量赢利,和厂商的合作也将越来越紧密。而从厂商角度来看,更优惠的流量套餐则意味着竞争中更大的优势。
结盟:联通电信结盟微信
昨日,微信与广东联通在广州携手召开新闻发布会,难得露面的微信之父、腾讯高级副总裁张小龙也出现在众人面前。让张小龙站台的是微信沃卡,它是第一款由运营商深度定制的OTT手机SIM卡,其用户每月10元可享受300M全国定向流量优惠特权。腾讯CEO马化腾宣称这是“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之间的一次完美结合”。
“微信沃卡”将首先在广东试点,何时从广东推向全国暂无时间表。
另据广东天翼官方微博消息,下月初广东电信也将推出一款微信+微博专属流量卡。
探因:微信拉动流量收入
运营商对微信的又爱又恨,令两者关系此起彼伏。
一方面,微信冲击运营商语音短信业务。艾瑞数据显示,因受到微信等OTT产品冲击,从2010年到2012年,运营商语音业务年增长率从22.7%下降到12.8%,短信业务则从6.8%下降到2.3%。
另一方面,微信也给运营商带来了不菲的流量收入。今年上半年,我国微信用户超过4亿户,微信用户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56.8%。
以上因素,让两者从最初的收费之争,逐步发展成携手合作。
影响:运营商OTT实现双赢
运营商与OTT关系成功破冰,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未来发展的新起点亦同时到来。
业界人士指出,获得运营商的流量支持后,流量因素对用户使用微信的限制降低,将使用户使用微信更加频繁,微信渗透度进一步提高。此外也推动微信团队加速产品功能与服务的叠加,包括视频、音乐、地图、应用下载店等,微信平台化速度大幅提升。
对联通而言,也找到一条新的途径,将过去的通信基因和互联网基因融合到一起,以避免管道化。
华西都市报记者罗提广州报道
名词解释
OTT是“Over The Top”缩写,即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如国外的Skype,国内的QQ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