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年06月03日] -- 城市读本/热读 -- 版次:[d13]
华西“财富全球行”记者对话九龙仓副主席吴天海:
127岁九龙仓6成资产让“外人”管
2013年06月03日


香港维多利亚湾,九龙仓旗下的“天星小轮”。


香港九龙仓集团副主席兼常务董事吴天海。


小黄鸭给海港城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127岁的九龙仓
  创始于1886年的香港九龙仓集团,至今已有127年的历史。2012年的年报显示:九龙仓的账面净值升至2490亿元港币,市值1840亿元港币。
  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成都,九龙仓旗下的众多著名品牌既是传奇,也是生活:海港城,香港最大型的购物、饮食及娱乐中心,眼下正在举行有名的“橡皮鸭游世界”海上艺术展,尽管“小黄鸭”一度漏气维修,可仍火得一塌糊涂;还有标志香港的百年企业“天星小轮”,只花费几元钱就可以坐上船,吹一吹维多利亚港湾的海风……而这些,都是人们所熟知和津津乐道的。你不知道的是:九龙仓在成都的投资已近300亿元,这是成都最大的一笔港企投资。
  你不知道的还有:这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却又丝毫找不到家族影子;敢于大胆任用35岁的CFO,也敢于让40岁的管理者打理1800亿元的资产……家族基因九龙仓控股家族仅两人在公司上班
  家族企业是香港另一大魅力。1978年“船王”包玉刚入主九龙仓;上世纪90年代初,包玉刚辞世,由其二女婿吴光正接管家族业务。
  华西都市报:您觉得,九龙仓算不算家族企业?
  九龙仓副主席吴天海:不算。虽然九龙仓集团控股是一个家族,但管理手法是一个国际企业的手法。这样说,在整个集团里面只有两个人是控股家族的,一个是吴先生,第二个是吴先生的儿子。虽然我姓吴,但我不是。
  华西都市报:整个集团里,只有吴先生和他的儿子两个人?
  吴天海:对,其他都是外人。所以说,九龙仓是家族控股企业,却没有一点家族的影子。
  华西都市报:这样有什么样的好处?吴天海:我们整个管理团队,整个文化是现代的管理,没有家族的影子。当然,控股是家族,这对集团来说是一个稳定的因素。要是大股东每两年一换,那可能公司里面一些很好的人才留不住。
  华西都市报:作为集团副主席,您有什么办公特点和兴趣爱好?
  吴天海:我兴趣不多,走路很快。大家都说太快了,不管是男同事,还是女同事都要小跑着,才能跟上。可能,这些反映了我对效率的要求。高效率是与生俱来,我们生下来就是这样的,我们的环境是这样的。
  从“船王”包玉刚入主九龙仓,到现今的掌舵人吴光正,九龙仓的管理哲学中至今流淌着敏锐预测、果断决策的血液。在与香港九龙仓集团副主席兼常务董事吴天海对话的过程中,他这样回应有关家族企业的话题:“我们是家族控股,但企业管理中没有一点家族的影子。”
财富观 罗马非一天建成,海港城也是一样
  华西都市报:九龙仓是如何不断让财富增值?吴天海:我们是有127年历史的公司,“创建明天”是我们的理念。所以我们每一年都会加入投资,这里改,那里改,不停地把商场改好。比方说时代广场,去年年初进行了改建,以前电影院在地下,现在搬到13楼,下面就改成商铺,整个工程大概要4亿港币。只是改造个电影院,4亿港币的投入不是小数目,但是我们觉得这个投资是有价值的。
  华西都市报:每一次改建都是增值?吴天海:对。海港城以前是仓库,价值很低,我们看到这块地的潜力,把仓库改造成为商场、写字楼、酒店。过去十年,海港城至少完成了17个大型改建,投资超过17亿港币。今天的海港城价值大概是1200多亿港币。九龙仓在30年间资产增加78倍,靠的就是增值理念。正如吴光正主席所说:“罗马并非一天建成,海港城也是一样!”
危机观 即便是危机再大,核心资产绝不卖
  华西都市报:九龙仓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吴天海:市场是每天在变,我们总不能停留,希望可以走在市场前面。团队当然重要,最重要的还是掌舵人,比如包玉刚先生,吴光正先生。1970年石油危机后,全球金融受了很大的冲击,包先生预见到了船运危机,把手上的船队不停地卖。一边卖,一边跌,但继续卖。时间证明他的决定是对的。
  华西都市报:近年来,你们卖过什么资产?吴天海:做生意的,买也有,卖也有。非核心的我们卖,比方说香港“叮叮车”5年前卖给了法国公司,另外一些房地产也会卖。但是最核心的不卖,最好的不卖。海港城不卖,时代广场不卖。在亚洲金融风暴等危机下,我们是受了一些影响,但是每一次我们都是能平安地度过。因为我们的资产好,有足够的财力去守。
发展观 不惜最优惠代价,引进最好的商户
  吴天海一脸自豪地说,香港每100元消费中,有7块钱是在海港城花的;有2块钱是在时代广场花的。这9块钱,都是九龙仓的。
  华西都市报:九龙仓在零售市场保持领先。2012年,海港城和时代广场的零售额创下400亿港币的新高,占香港零售销售总额的9%。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吴天海:以海港城为例,成功在于优越位置、群聚效应、精心策划的商户,以及具有前瞻性的推广活动。我估计,海港城在内地旅客心目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香港地标。早在香港自由行开放以前,我们就在内地大城市推广海港城。软件方面,我们把最好的品牌引进来。
  华西都市报:用很优惠的条件把一些商户引进来?
  吴天海:最好的商场,要有最好的商户。我们是不顾一切,把好商户引进来,尽管单一商户的租金收入可能不高,但几年后会把整个商场带动起来。这也是一种投资。
  华西都市报:这种理念也会带到西部?吴天海:肯定会。成都的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我们将引进60多个第一次登陆西部市场的品牌。而且,这个项目是只租不卖,我们的收益期是放到了10-20年。这也是“创建明天”理念在成都的体现。
“新人”掌管千亿资产
  一个127岁的企业的长寿之道,无疑会带给民企,带给川企一些宝贵启示。一个企业要做到百年,靠什么?吴天海举了另一个例子:一名刚加入九龙仓董事会的女士,现在掌管的是海港城、时代广场,整个集团里面60%的资产在她手上。这个女士刚40岁,她管的是1800亿港币的资产。
  华西都市报:她是不是也在九龙仓待了很多年?
  吴天海:她加入了几年,还不到十年。华西都市报:为什么?让一个年轻人去打理会不会很冒险?
  吴天海:不会冒险。因为集团文化在理财方面是保守的,这是信心的问题。而且因为我们不单是靠人,也是靠制度,还有很多同事一起来配合的。
47岁海港城除了商品还卖回忆
  海港城诞生于1966年,47年来与香港一起成长。日前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进九龙仓总部,走进这个名气十足的标志性建筑,找寻百年九龙仓的年轻秘密。

第1站:小黄鸭海港城保持青春活力的秘密
  从香港上环出发,前往九龙仓总部所在地海港城,交通十分便利。在中环码头,登上香港百年标志的“天星小轮”,很快就可以抵达尖沙咀码头。走出码头,迎面就是海港城,香港面积最大的购物中心。
  记者探访海港城之时,人气超高的“大黄鸭”正在海上热展。身高16.5米,有6层楼高的“大黄鸭”正悠闲地漂游在维港上,而海港城的入口通道上也摆放着大大小小24个小黄鸭模型。橡皮鸭游海港所带动的人流和人气大增,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看重的是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让海港城成为人们的美好回忆。
  现在的香港,大大小小的商场上百座,硬件比海港城好的商场很多。而沐浴小鸭是人们童年回忆的一部份,可爱的身影总会让人会心微笑。一个47年的老建筑商场,与香港、与香港人一同成长,正是这种成长的记忆、美好的情感,无疑也是让海港城保持青春和活力的一大秘密。

第2站:海洋中心分散办公透露着实用之道
  而穿过拥挤的“大黄鸭”展览,来到海洋中心16楼——九龙仓集团的办公室,让人感觉仿佛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纪。“我们的办公室没什么好看的,非常普通,而且装修风格比较传统。”的确,正如九龙仓一名员工所说:这里长长走廊依旧是上世纪70年代的装修风格,除了墙壁上一些广东道的最新照片外,没有更多装饰,员工的办公室隔断也是朴实无华。
  实际上,一度让记者非常迷糊的是:到底哪里才是九龙仓的总部办公室?因为九龙仓集团有多个办公地点,不同公司或者不同业务的人员分散在四五个办公地点。九龙仓集团主席吴光正在位于中环的会德丰大厦办公;副主席吴天海在有线电视大楼上班;九龙仓中国置业公司的人员海港城市场推广人员在港威大厦;也有九龙仓部分人员在海洋中心……就此,九龙仓集团企业传讯部人员说,九龙仓总部就在海洋中心。实际上,在哪里办公并不是重点,九龙仓关注的是做强旗下的各个旗舰品牌,以至于海港城、时代广场、天星小轮的名气,在消费市场都比“九龙仓”的名气大。
  华西都市报记者 石莉芳 陆阳阳 香港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