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门外汉:白宫内外的奥巴马》踢爆美国竞选史上最大的黑幕
编者案
还记得在2012年的秋天,奥巴马正全力为自己的首次连任而四处奔波,谁都知道,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上涨,国内矛盾激化,使得其首次当选时的“雄心壮志”早已沦为一滩不足为美国人相信的“天方夜谭”。
面对和自己支持率不相上下的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奥巴马想要获得稳胜,还得出“奇招”。只不过,谁也没有想到,他的王牌竟然是曾为美国创造出“最长经济发展期”,与自己“颇有宿怨”的前总统克林顿。
当时,克林顿高调地走到幕前,以“贴心朋友”和“忠诚支持者”的身份为奥巴马站台拉票,挽救了其岌岌可危的人气,连媒体都惊讶奥巴马在2008年大选中“截和”希拉里之后,这两家子仍能保有如此良好的私交。然而,政治的真相绝非那么简单……
据美国《纽约邮报》网站6月2日独家报道,一名可靠消息人士披露,美国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与希拉里·克林顿夫妇早在2012年就私下达成了一个秘密协议:前总统克林顿在2012年的总统大选中全力支持奥巴马,交换条件是,奥巴马必须在2016年支持克林顿之妻希拉里继任总统。
美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克莱因本周将发行新的平装版《门外汉:白宫内外的奥巴马》,书中将首次披露现任总统奥巴马与前总统克林顿之间的政治交易。
大披露
克林顿曾指奥巴马无能突然“力挺”源于一场交易
事实上,比尔·克林顿与奥巴马的矛盾早在坊间流传。在2012年大选之前,克林顿曾力劝妻子希拉里去参选,但当时被希拉里拒绝了。
据曾参加在查巴克的那次会议的人员称,克林顿还曾愤怒到朝奥巴马咆哮。“我曾多次收到来自布什总统的信件,他诚恳地寻求我的建议,奥巴马却不会这么做。”该消息来源引用克林顿的话说,“我与总统没有关系,什么关系都没有。奥巴马根本不知道怎样去当好一个总统,他甚至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他非常无能,简直就是个门外汉!”
对于奥巴马来说,一开始他对克林顿在选举中抢尽风头并不怎么在意,也反对在党内大会上给他授予任何“称谓”。然而,当选前的那个炎热夏天慢慢消逝,民主党人的热情也逐渐消退,这时,民主党的主要政治战略师戴维·艾索洛意识到,奥巴马确实是需要克林顿的帮助了。
于是,一个秘密交易诞生了:克林顿将在党内大会及各种选战场合演讲,为奥巴马站台助威争取人气;作为交换,奥巴马必须在2016年全力支持希拉里成为其继任者。
大转折
奥巴马连任后欲反悔在克林顿震怒之下再次妥协
有美国专栏作家指出,克林顿的演讲正如其所承诺的那样,在形容奥巴马的领袖气质,赞誉他的政绩时表现出了令人吃惊的激情。当然,这也令奥巴马的隐隐担忧成为现实,在此后的几周内,人们更多地都是在谈论克林顿的演讲才华,而忽视了他作为演讲内容主角的地位。
然而,据知情人士披露,在奥巴马再度当选总统后,他对之前的协议有些后悔了,开始有了别的想法。他更倾向于像过去其他即将离任的总统们一样,在2016年的选举中保持中立。
据称,克林顿得知奥巴马立场有变后非常愤怒,并威胁将对此报复,不得已奥巴马只得让步。于是,今年1月份,奥巴马叫来了他最信任的“新闻60分”电视记者史蒂夫·克罗夫特,为他和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做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温情告别访谈”,奥巴马在节目中称赞即将卸任的希拉里“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国务卿之一”,这次联合采访被美国媒体称为赤裸裸地“晒友谊”,也为未来希拉里重返政坛做了良好铺垫。分析
奥巴马政绩“不争气”克林顿夫妇靠不上他,会决裂吗?
当然,对克林顿夫妇的这次妥协,只是奥巴马第二任期中所面临的“灾难”之一。从班加西到国税局丑闻,奥巴马早已自顾不暇,连媒体都打趣称其在执政的5年内迅速苍老了10岁,或许对他来说,治理美国远不如“出口成章”那么容易。《门外汉:白宫内外的奥巴马》一书分析,奥巴马一旦进入白宫,就变成了一个不同的人,生活缺少快乐,每日被政治事务所挤满,也开始变得不善管理艺术。在美国人看来,奥巴马已经做过了太多承诺——可惜,一切还是老样子。
奥巴马曾坚定地表态,他将把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带回到谈判桌前,并创造中东的永久和平,但什么都没实现;他还说过会开启同伊朗及朝鲜的建设性谈判,并通过他杰出的斡旋能力,让这两个国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也成了一句空话;他承诺过会解决自大萧条以来的严重经济危机,让数以百万的民众重新就业,这依然没能实现……除了消灭了宿敌本·拉丹,他无所作为,美国人已经越来越失去耐心了。
书中分析,奥巴马可能已经在尝试收回对克林顿夫妇的承诺,但奥巴马的执政日渐陷入各种政治丑闻和不作为的非议之中,目前的问题是,克林顿夫妇或许已经指望不上他,对他们来说,他已经没有那么大的交换价值了。
那么试想一下,对已经在2012年大选中付出了热情支持的克林顿,将来会怎样走自己的下一步呢?这两个家庭的“友谊”是否会最终走向公开的“破碎”?
曹筱樱编译回顾
奥巴马与克林顿夫妇之“宿怨”
●冤仇初结克林顿公开支持奥巴马政敌
奥巴马出道后遇到的第一个政敌便是克林顿。2000年,刚步入政坛不久的奥巴马竞选联邦众议员,但却在初选中惨败给党内对手鲍比·拉什。而拉什击败奥巴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到了克林顿的公开支持。奥巴马败选后心灰意冷,甚至一度想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可以说,双方第一次产生交集,便给以后的交往埋下了不愉快的种子。
●再度交恶奥巴马2008年“截和”希拉里
奥巴马再次跟克林顿家打交道,是他5年后作为联邦参议员到华盛顿上班。当时希拉里是国会山上的明星议员,奥巴马常去希拉里办公室串门,希拉里也常悉心指点国会工作的各种关窍。
2008年,希拉里宣布竞选总统,本来颇具胜算,但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奥巴马。
在选举中,克林顿为夫人助选,曾讽刺奥巴马的反战立场不靠谱。奥巴马则反击克林顿的政绩还不如共和党总统里根对美国的贡献大。由于克林顿和奥巴马嘴仗打得太凶,所以在竞选后一阶段,希拉里不得不把老公冷藏起来。
●冲突升级奥巴马专刺希拉里医改“痛处”
希拉里和奥巴马最激烈的冲突发生在2008年2月,奥巴马阵营制作了一个讽刺希拉里医改政策的广告。对于希拉里来说,1994年她作为第一夫人领导医改受到共和党阻击功败垂成,是她人生一大耻辱,没想到奥巴马竟然哪壶不开提哪壶。受了刺激的大姐大在新闻发布会上大骂奥巴马“太不要脸了!”不过,奥巴马在赢得总统选举之后,竟然邀请把自己骂了个狗血喷头的希拉里出来当国务卿。现状
合作又压制,希拉里“光芒”难盖
在白宫的官网上,有很多奥巴马和希拉里在不同场合谈工作的照片。几乎每张照片上,两人都笑语盈盈。但在表面的和谐下面,充满了猜忌和不信任。
希拉里上任国务卿后,奥巴马任命了两个中东问题特使,将希拉里排除在美国当时最重要的外交事务决策之外。
有文件显示,希拉里始终得不到奥巴马的信任。希拉里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常抱怨,说希拉里所提出的意见,往往在观望、没有主见的白宫内得不到任何回应。尽管有白宫的种种掣肘,希拉里的能力和成就有目共睹。
自2011年以来,希拉里的曝光度随着中东局势的变化而明显增加,而奥巴马的支持率却不断下降。2011年民主党两位老臣甚至请求奥巴马“让位”给希拉里,请希拉里同共和党在2012年的大选中交手。
鉴于此,在去年的选举中,克林顿夫妇应该坐山观虎斗,若奥巴马败给罗姆尼,希拉里将顺势上位,为2016年逐鹿白宫做准备。但这两口子当时却做出了相反的抉择,当然,如果有这么一个协议,在任总统能在2016年的大选中给予老婆希拉里行政上的各种便利支持,那么克林顿的力挺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