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2版:学习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3年05月14日] -- 学习周刊 -- 版次:[042]
谁指着国际化教育的方向
2013年05月14日

  

  “教育不单是考试和成绩,而是从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获得经验,培养的目标也是为了适应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谈及教育,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监韩力和美籍资深国际课程设计专家Betty Leung观点几乎是一致的,在他们两人看来,共同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化教育之路成为必须。

精华论:中外教育各有千秋
  在韩力看来,国内基础教育功底很扎实。“如果能在国内学习基础知识,又能同时享受和学习到国际课程,吸收到两种教育两种课程的精华,这就是创新教育和个性教育。”在她看来,高考和出国留学是两条升学路径的选择,“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国际部一直致力于中外融通课题研究,研究如何更好地结合中国和美国的课程,各取精华。”
  对此,Betty Leung则更感性,她说:“如果一个老师可以坐在一个学生的身旁,和他一起学习,一起与学生制定未来的计划,一起看到他们共同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成功,这就是我们的教育。”Betty Leung认为,在中国大多是大班教学,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上百个学生,这样的优点是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学习的机会,但是老师并没有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西方,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或几个学生,这样老师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创新论: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个性
  那么,国际教育该如何将中外教育的精华结合起来创新呢?Betty Leung说了一大串:“强调学生快乐学习,挖掘学生最大潜力;培养学生个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建立学生的自信心;素质优先,个性化素质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性和独立性;独特管理,营造创造性的美式教学氛围,坚守中美教育精华。”
  韩力认为,国际化人才的标准没有设置唯一标准或者同一模板,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质和潜力,“一个成功的学生是要在老师的因材施教下,充分挖掘和展现出个性、创新性和潜力。”

合作论:强强联合办国际化教育
  在很多人看来,一个优秀的国际化教育实施主体,离不开一个强大的硬件环境。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就是一个典型。8年前,学校组织了第一批赴美交流学习的暑期游学团,国际部也随之宣告正式成立。8年的时间,七中实验师生们走出了国门,了解了国外先进的高中教育理念与海外大学独具一格、完全不同与国内高校的培养方式。2011年,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经过反复仔细比较挑选,最终选择知名美国实体高中Meridian联合办学,开始引入美国实体高中课程。
  而与七中实验合作联合办学的美国实体高中Meridian School建立于1989年,是一所获得西北地区大学联盟认证和美国独立学校协会认证的优秀美国高中,该校许多毕业生被犹他州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录取。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静菊特别提示中美高中双文凭班自主招生考试时间:5月26日下午3点6月23日下午3点报考学生:初三学生预约电话:028-8696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