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年05月14日] -- 财富潮·财经 -- 版次:[024]
被套三成 中国大妈依然淡定:
“过20年,黄金还能卖好价钱”
2013年05月14日



  

@华西都市报:
  大部分中国大妈是在290元/克左右买入黄金的,并未抄到267元/克的底部。加上交易手续费,金价必须达到 302.01 元至311.01元,大妈们才能盈利。此外,金价走跌时,商家跟跌不及时也会导致大妈们抄不到底。记者粗略计算发现,购买金饰的大妈们最高“被套”幅度在28%之上。
  在前期长达三周的“抢金潮”中,中国大妈们疯狂购买,然而,上周五晚间至上周六凌晨,前期反弹的国际黄金价格再次大幅度走跌,当日最大跌幅高达3.7%,至1419美元/盎司低位(或每克280元人民币)。
  由于近日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美元走高势头强劲,抑制了金价进一步反弹的空间,部分国际机构再次开始做空。
  1个月前的暴跌,最低点1321美元(即267元/克)是在4月16日的白天出现的。而大妈们普遍是从4月12日开始“抄底”,13日-14日是双休日,市场已进入“抢金”高潮,而那时金价还在290-295元/克徘徊,建仓成本比目前的价格还要高。
  金价的最低点出现在4月16日周二的白天,抄到底的市民数量十分有限,很少有人在275元/克以下买到黄金。
  由于建仓点位并不算低,没有抄到名副其实的“底”,多数中国大妈进入了被套阶段,最惨者被套深度高达28%以上。市场人士认为,美元强势、国际机构做空心理均不支持金价大幅反弹,再次下跌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中国大妈们依然很淡定,一位在“五一”期间购金10万元的中国大妈就表示,“过个20年,黄金还能卖个好价钱。”
为何被套?手续费高、买的是金饰
  “中国大妈”到底亏了多少?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数据,4月22日到4月26日,黄金成交量最疯狂的一周,金价的加权平均价格为292.01元/克。也就是说,大部分人以292.01元/克左右的价格买入了黄金。而上周五,国内现货黄金在每克296元左右,如此一来,“中国大妈”目前已经每克似乎赚了4元。
  但实际上,实物黄金交易成本非常昂贵。在中国黄金上海旗舰店,记者看到,购买现货实物黄金需每克加价12元至17元,预订黄金则需每克加价8元,此外卖出实物黄金手续费为每克2元。一出一入,每克黄金交易成本在10元至19元。
  如果“中国大妈”是以每克292.01元来买进的话,金价必须达到302.01元至311.01元,才能盈利。按照目前的金价,“中国大妈”每克已经被套6元至15元。
  除了交易手续费以外,金价走跌时,商家跟跌不及时也会导致大妈们抄不到底。比如4月16日,国际现货金价最低曾跌到267元/克,但转瞬即逝,大部分人并没买到这个低位。
  另外,大妈们买金首饰的居多。而即使是香港市场报价最便宜的金首饰,“暴跌”期间的价格也在310元/克以上。大妈们抢了如此多的金首饰回家,单从投资角度来看,现在被套了7%-25%不等,如果算上手续费,“被套”幅度在28%之上。
  此外,汇率也有可能侵蚀抄底的“利润”。由于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即使上涨,用人民币购买黄金的中国大妈们的收益也会减少。

何时解套?金价重回1850美元高位时
  那么大妈们何时能解套呢?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购买金条的大妈们,“买入价格+手续费”多在290-305元/克一线。
  只有当国际金价涨过了1560美元/盎司,这些产品才可能全面解套,距离目前1448美元的现价,还有1480、1500、1530美元三个强阻力位。
  而从过去的走势来看,在金价的历史波动图形中,很少会在淡季的三个月内有效突破三道强阻力位。
  至于购买金首饰的大妈们,“解套”之日就更加漫长了,高达385元/克购买的黄金首饰,加上“旧金回购”的手续费,接近400元/克,金价只有重回牛市,突破1850美元的阻力位,才有可能回归如此高位。
  多数机构预期,近1年时间里金价不太可能达到这个位置。

大妈反应长线投资不在乎这几十元
  不过,面对上周末国际金价的跌势,中国大妈们依然很淡定。
  “过个20年,黄金还能卖个好价钱。”5月12日,抄底黄金的“中国大妈”章枫萍如此对记者说道。此前,章枫萍三姐妹在“五一”期间购买了10万元黄金。章枫萍说,“黄金仍然是现在最好的投资,有什么急用了,能及时兑现,比其他的投资强。”
  记者上周末走访广州市场也发现,黄金交易再次回暖,部分前期没有抓住机会的大妈们,上周末也来观望与抄底。
  大家均表示,对于金条手续费高昂、很难抄到底的逻辑深表理解,不过,她们想做长线保值,不会计较几十元的高低;能买到相对低位、对抗通胀即可。“衣服过季还打5折呢,黄金算靠谱的了。”越秀区的卢阿姨如是说。
  不过,广东社科院教授黎友焕提醒,国际金价还要下跌很长一段时间,“买些首饰无可厚非,但投资黄金,目前风险太大了。”
  据《广州日报》、《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