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日期:[2013年05月14日] -- 特别报道 -- 版次:[010]
拉法基全球研发中心为建筑施“魔法”:
快渗水泥 可解城市内涝难题
留垮塌建筑做警醒,年投1.5亿欧元搞创新
2013年05月14日


拉法基集团里昂研发中心里展出的矿石标本。


在里昂工业区的拉法基研发中心绿意盎然。


流水经过混凝土,直接渗透出来,流入下面的水槽。




拉法基集团4月新启用的全新宣传口号“构建美好城市”。

  

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陈甘露阮长安屈咏梅法国里昂、巴黎摄影报道现代都市,有人说是钢筋和混凝土的森林。你有没有想过,通过科技进步,技术改良,这座森林,有可能不再需要钢筋,但却离不开水泥。在常人看来,水泥代表着粗笨、厚重。但有这么一个地方,它专门研究水泥,在这里,水泥甚至变成了艺术品,而生产这些艺术品的过程也仿佛魔术一般——最新的快渗技术让混凝土像海绵一样,能瞬间让表层的积水透过水泥并流走;在这里,有些水泥甚至违反物理法则,达到“热不胀冷不缩”;在这里,有些混凝土不使用钢筋,却能建造出比钢还硬、比钢还轻的超强度桥梁……4月11日上午,华西传媒集群“财富全球行,探访500强”报道法国组记者来到法国里昂,探访了国际水泥巨头拉法基集团的全球研发中心。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水泥研发中心,亲眼见证了这些不可思议的,堪称“水泥魔法”的产品和工艺之后,更多的问题诞生了——这家有着180年历史、致力于卖水泥的法国企业,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世界500强的?它有着怎样的创富理念和财富基因?它是如何定位中国市场、乃至中国西南市场的?4月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又专访了拉法基瑞安水泥新任CEO高希文。全球研发中心大楼褐色的颗粒状外墙,以及贯穿整个总部、由大块模仿鹅卵石水泥板铺成的地板,还有内部的所有仿木质的地板、家具……总之,这是一个让水泥拥有魔法的地方。
  里昂郊区给人的印象是“干净”,一眼望去,只有白色的线状马路和整齐归置在路边的工业区厂房。这里是法国最大的工业区,世界500强企业、水泥巨头拉法基的全球技术研发中心也坐落于此。拉法基的全球研发中心,似乎也延续了里昂工业区的风格——整体建筑低矮,厂房开阔,看不到烟囱,到处是绿地。若不是楼与楼之间偶尔露出的巨大工业管道,你可能还以为这是某个公园。我们到访的这一天,拉法基集团总裁乐峰正在巴黎总部召开发布会,“构筑人类美好生活”,这个拉法基集团用了很多年的口号,被全新的宣传语“Building Better Cities”(构建美好城市)取代。在里昂研发中心,新口号也刚刚被制作成标牌,挂到了墙上。

进门先学安全“停车注意车屁股朝向”
  拉法基集团高级专家皮埃尔·亨利·杰 斯 奎 尔(Pierre-Henri Jezequel)早就等在接待处迎接我们。和绝大多数探访总部不太一样的是,我们进入拉法基集团的第一课,是观看《安全指南》。在总服务台旁边的小会客厅里,记者们像学生一样站在电视机前,一字不漏地看完了约8分钟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指南。这个《安全指南》,所有人员前来参观、访问时,都必须全程看完,没有人能够例外。陪同我们参观的拉法基集团四川双马公共事务总监、前任董秘魏斌先生,也不折不扣地全程看完。《安全指南》讲的都是安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内容包括“进实验室要穿特制衣服”、“厂区内开车注意限速”、“停车时注意车屁股的朝向”、“在厂区内要走人行通道”、“安全避难场所在哪里”等,一些规定似乎细致到了刻板,例如“行走靠右,有扶梯、扶手时一定要紧握扶手”等。

牢记安全第一保存垮塌建筑时刻警醒
  研发中心的总服务台前有一块显示屏,上面不停滚动播放着一些数据和图表,仔细一看,是从2006年以来,拉法基集团每年的工伤数据和因工伤损失的工时数据。“我们是一个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必须放在第一位,安全至上是我们的原则。”杰斯奎尔解释竖立这块显示屏的初衷。随后,华西都市报记者在杰斯奎尔的带领下,换上了白色的工作服、防滑的鞋套,正式进入拉法基里昂全球研发中心。走在前面的杰斯奎尔一直靠右,但凡有扶手和扶梯时,他会习惯性地伸手扶住。其实都是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的楼梯,但依旧要求员工时刻注意。最能体现拉法基“安全至上”原则的,是杰斯奎尔带领我们参观一批建筑废渣。这些都是来自法国本土,是从垮塌的建筑现场,实地收集的标本,灰色的沙砾陈列在展览台上,一旁注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垮塌建筑物的名字。“拉法基是一个建筑材料的提供商,对于我们来说,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这些曾经失败的、有血泪教训的垮塌物废料摆放在这里,就是时刻提醒我们注意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安全!”
创新基因
水泥中的“忍者”
“热不胀冷不缩”超常规
在一块块其貌不扬、却又带着各种神奇功能,甚至是违反物理原理的水泥块面前,向我们演示的专家杰斯奎尔,仿佛变身为带着法国里昂口音的、在舞台上手舞足蹈,演示一个个反自然奇观的魔术师。杰斯奎尔认为,“到2050年,全球将有50亿人生活在城市。如何为我们的家园提供更优质、安全和环保的材料,一直是拉法基苦苦追求的目标。”与他的说法相印证的是,拉法基瑞安水泥新任CEO高希文也在采访中提到,“创新是我们的核心战略之一,也是应对建筑业新挑战的举措。”拉法基集团每年投入1.5亿多欧元用于创新,并在全世界聘用1000多名人员进行创新研发。里昂的拉法基研发中心是世界最大的建筑材料研发机构,同时还与世界最知名大学和工程学院的专家密切合作。2005年以来,拉法基集团的专利数量已增加了一倍多。可持续建筑,则是研发的核心关注点。集团研发预算的50%以上都投在了这一领域。

水泥“魔法”能漏水不怕涝
  在二楼的展示厅,杰斯奎尔向华西都市报记者演示最新的科技成果。一块拳头厚的、沙砾状的水泥板上面,装了一个水龙头,而且还通了水。杰斯奎尔打开水龙头,任水流直下时,却出现了令人惊讶的一幕——水居然没有在水泥板上停留、蔓延,而是迅速地直线往下渗漏,就好比流过一个千疮百孔的漏斗。关掉水,摸一摸水泥板表面,几乎是干的,水全部通过水泥块漏到下面去了。“这是我们最新的产品,高渗透性水泥,目前已经投入市场,主要是为了大型体育场、交通要塞建筑所用。雨水、暴雨甚至洪水,可以迅速地穿透水泥表面,进入下水系统,不会给城市道路造成水涝。”想起大部分中国城市,一遇到特大暴雨,就可以浪漫“看海”,也许,这种水泥是今后城市改造时,可以考虑的优化选择。事实上,在西南的重庆,很多大型市政工程就引入了透水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修建大面积的广场,以解决广场水泥地面渗水问题。

水泥“忍者”违反物理常规
  建材本身的热涨冷缩是建筑师和施工方都头疼的问题。大面积铺设水泥块时,往往通过切“伸缩缝”来解决。“热胀冷缩”这个细节处理不好,建筑物或许就会留有巨大的安全隐患。但在这里,我们却见到了一种“不会热胀冷缩的水泥”——这块神奇的水泥地面大概有400平方米,是一个光滑又没有缝隙的平面,堪称“完美模具”。当然,它也不会是实验室里供人参观的“摆设”,同时也被用做实验水平平台,一些高精度的实验,会在这块平台上来进行。为何会有这种违反物理学原理的水泥呢?杰斯奎尔介绍:“其实不是说没有了热涨冷缩,而是说,这些材料本身经过精细的化学调配,一部分材料如果发生热涨,另一部分材料就会相应收缩,这样,在内部就将‘热胀冷缩’给消化掉了,作为一个整体看,整块水泥实现了‘热不胀冷不缩’。”当然,这种技术下的产品异常昂贵,目前只有一家英国企业购买了,同样也用来做精密实验的平台。
长寿基因
试验场像露天工地
实践是不变的基调
筛泥沙的钢丝网、巨型搅拌机……在拉法基里昂研发中心建筑群的后面,有一块开阔的场地,用于大型水泥的调制和搅拌,以及泥沙、石料的分析和实验。这是一片完全和全世界所有露天工地相似的试验场。走入这里,就好比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拉法基不断研发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到目前为止,这个研发中心一共获得了1000多项专利。除了拥有这些模拟建筑工地的粗犷型试验场,这里同时还拥有世界上最前沿的高科技器材和技术。杰斯奎尔将我们带进一间办公室,那里的科研人员正在对水泥进行微观分析。“我们要记录水泥和原材料里的各种成分,在温度变化时发生的各种变化,这些仪器,能达到5微米的分辨率。”一名工作人员特意给华西都市报记者做了演示,用这台机器,从正常大小到微观世界,看水和泥如何结合,哪种比例的结合更完美、更精致、更符合实际建筑所需。一路上,我们还参观了各色的实验室,有用于精巧比例研发的小型水泥搅拌器、有模拟极端环境“折磨”水泥产品的大型机器,还有放射性元素的化学实验室等。杰斯奎尔在为我们做演示时,讲述了拉法基集团最新的科研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如何降低能耗。水泥作为高能耗的建筑材料,如何在生产、建筑和未来的使用中,减少自身的碳排放,这是拉法基的科研团队一致努力的。拉法基最新的科技是,在生产水泥的过程中,减少25%到30%的碳排放,而已经投入欧洲市场的新型水泥,可以减少50%的碳排放。作为水泥巨头,拉法基总部的建造,也都必须将最新的高科技结合和运用。比如,在减少碳排放这一块,拉法基总部的装饰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白色,房屋建造所用的水泥也是隔温隔热的,穿梭于各个厂房之间,你能明显感觉到,进出的刹那有温差,虽不说冬暖夏凉那么夸张,但调节温度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走马观花地参观了这些实验室之后,你会忍不住感慨,水泥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小小的一个水泥块,需要放在这些机器里,经过千锤百炼,并且在微观环境下反复琢磨,才能最终投入市场。

世界500强名片
  拉法基集团第480位世界知名建材生产商,在水泥、混凝土、骨料等领域都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拉法基集团成立于1833年,至今已有180年历史。公司总部位于法国巴黎。从1999年起每年都登榜财富500强。2012年营业收入230亿美元,利润8.2亿美元,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480位。目前在全球64个国家拥有1600多个工厂,员工6.8万人。1994年,拉法基进入中国,在北京投资了两个小水泥企业。1999年,设立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2002年竣工投产。2005年,拉法基与香港瑞安建业共同组建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瞄准中国西南市场。2007年,并购上市公司四川双马。
记者手记法国的,卖水泥的也搞得像卖奢侈品
卖水泥的,这四个字会给你怎样的印象——灰尘漫天、稀泥路、笨重的大型搅拌机、轰天的噪声。原谅我的孤陋寡闻,踏进拉法基总部,这个世界上最牛的水泥企业,仿佛一个著名科研所或者高等学府。远处的大树,延绵一片的绿草地,总部主楼周围满是矮小、葱郁的灌木。干净、安静是第一印象,进出的员工都穿着白色工作服,严谨的科研重镇,是拉法基给我的第二印象。随后,拉法基集团高级专家杰斯奎尔开始给我们讲解《安全指南》。大家乖乖地站在电视机前看这段视频,你会惊讶于这个卖水泥的企业怎么如此“啰嗦”——“进实验室要穿特制衣服”、“厂区内开车注意限速”、“停车时注意车屁股的朝向”、“行人在厂区内要走人行通道”、“行走靠右,有扶梯、扶手时一定要紧握扶手”……瞬间,感觉我们像是一群被老师领着,参观博物馆的幼儿园大班同学。种种近乎于刻板、甚至有点不通人情的规矩,让你觉得,拉法基更像严肃的德国企业。当我们参观完了总部,了解了拉法基各种产品,生产经营理念后,由衷的感慨是——拉法基把水泥搞成了奢侈品。低碳的水泥专门采用绿色包装,那种明亮的包装袋体现出法国人特有的时尚感。各种水泥产品的陈列台,也有大牌橱窗的感觉。杰斯奎尔还专门讲解了拉法基的美学,大概只有法国企业,才会让水泥也富有浪漫和艺术的气质,也才有美学可言。有人说,既严谨又浪漫,这样的民族性格是不是有点分裂?但我认为,只有法国人才能将二者完美结合,严谨和浪漫的背后,是法国人以人为本的精神。他们对精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时时刻刻统一于生产和生活中。午餐时间,他们掰着法棍末,悠闲地说笑;一走出餐厅,进入办公室,立刻穿上白色工作服、上下楼梯紧扶把手。把水泥搞得像奢侈品一样卖,这就是法国的,卖水泥的。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