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01:要闻 | 002:特刊 | 003:广告 | 004:特刊 | 005:特刊 | 006:特刊 | 007:广告 | 008:特刊 | 009:特刊 | 010:特刊 | 011:广告 | 012:特刊 | 013:大成都 | 014:大成都 | 015:广告 | 016:广告 | 017:大成都 | 018:大成都 | 019:广告 | 020:金社区 | 021:新四川 | 022:新四川 | 023:广告 | 024:观天下/国际 | 025:观天下 | 027:广告 | 029:文化版 | 030:运动会 | 031:广告 | 032:运动会 | 032T1:特刊 | 032T2:特刊 | 032T4:特刊 | 033:财富潮 | 034:财富潮/财经 | 035:证券/财富潮 | 036:财富潮/财经 | 037:房产周刊 | 038:房产周刊 | 040:房产周刊 | 041:房产周刊 | 042:房产周刊 | 044:房产周刊 | 045:房产周刊 | 046:房产周刊 | 047:房产周刊 | 048:房产周刊 | 049:房产周刊 | 050:房产周刊 | 051:房产周刊 | 052:房产周刊 | 053:房产周刊 | 054:房产周刊 | 055:汽车周刊 | 056:旅游周刊 | 057:旅游周刊 | 058:旅游/食饮周刊 | 059:旅游周刊 | 060:旅游周刊 | 061:爱家周刊 | 062:爱家周刊 | 063:爱家周刊 | 064:爱家周刊 | 065:爱家周刊 | 066:爱家周刊 | 067:爱家周刊 | 068:爱家周刊 | 069:3C周刊 | 070:3C周刊 | 072:3C周刊 | 073:3C周刊 | 074:3C周刊 | 075:3C周刊 | 076:3C周刊 | 077:3C周刊 | 078:3C周刊 | 079:3C周刊 | 080:3C周刊 | 081:3C周刊 | 082:3C周刊 | 083:健康周刊 | 084:大特稿 | 085:时尚周刊 | 086:时尚周刊 | 087:时尚周刊 | 088:时尚周刊 | 089:潮流周刊 | 090:时尚周刊 | 092:时尚周刊 | 093:华西社区 | 094:华西社区 | 095:华西社区 | 096:华西社区 | 097:华西社区 | 098:华西社区 | 099:华西社区 | 100:华西社区 | 101:华西社区 | 102:华西社区 | 103:华西社区 | 104:华西社区 | 105:华西社区 | 106:华西社区 | 107:华西社区 | 108:华西社区 | 109:城市读本 | 110:城市读本 | 111:城市读本 | 112:城市读本 | 113:城市读本 | 114:城市读本 | 115:城市读本 | 116:城市读本 | 117:城市读本 | 118:城市读本 | 119:城市读本 | 120:城市读本 | 121:城市读本/封面 | 122:城市读本/首读 | 123:城市读本/首读 | 124:城市读本/首读 | 125:城市读本/首读 | 126:城市读本/首读 | 127:城市读本/首读 | 128:城市读本/首读 | 129:城市读本/热读 | 130:城市读本/热读 | 131:城市读本/热读 | 133:城市读本/悦读 | 134:城市读本/悦读 | 135:城市读本/悦读 | 136:城市读本/热读 | 137:城市读本/快读 | 138:城市读本/快读 | 139:城市读本/快读 | 140:城市读本/快读 | 141:城市读本/特刊 | 142:城市读本/特刊 | 143:城市读本/特刊 | 144:城市读本/特刊 | 145:城市读本/特刊 | 146:城市读本/特刊 | 147:城市读本/特刊 | 148:城市读本/特刊 | 149:城市读本/特刊 | 150:城市读本/特刊 | 151:城市读本/特刊 | 152:城市读本/特刊 | 154:城市读本/特刊 | 155:城市读本/特刊 | 156:城市读本/特刊 | 157:城市读本/特刊 | 158:城市读本/特刊 | 159:城市读本/特刊 | 160:城市读本/特刊 | 161:城市读本/特刊 | 162:城市读本/特刊 | 163:城市读本/特刊 | 164:城市读本/特刊 | 165:城市读本/特刊 | 166:城市读本/特刊 | 167:城市读本/特刊 | 168:城市读本/特刊 | 169:城市读本/特刊 | 170:城市读本/特刊 | 171:城市读本/特刊 | 172:城市读本/特刊 | 173:城市读本/特刊 | 174:城市读本/特刊 | 175:城市读本/特刊 | 177:城市读本/特刊 | 178:城市读本/特刊 | 179:城市读本/特刊 | 180:城市读本/特刊 | 181:城市读本/特刊 | 182:城市读本/特刊 | 183:城市读本/特刊 | 184:城市读本/特刊 | 185:城市读本/特刊 | 186:城市读本/特刊 | 187:城市读本/特刊 | 188:城市读本/特刊 | 189:城市读本/特刊 | 190:城市读本/特刊 | 191:城市读本/特刊 | 192:城市读本/特刊 | 193:城市读本/特刊 | 194:城市读本/特刊 | 195:城市读本/特刊 | 196:城市读本/特刊 | 197:城市读本/特刊 | 198:城市读本/特刊 | 199:城市读本/特刊 | 200:城市读本/特刊 | 201:城市读本/特刊 | 202:城市读本/特刊 | 203:城市读本/特刊 | 204:城市读本/特刊 | 205:城市读本/特刊 | 206:城市读本/特刊 | 207:城市读本/特刊 | 208:城市读本/特刊 | 209:城市读本/特刊 | 210:城市读本/特刊 | 211:城市读本/特刊 | 212:城市读本/特刊 | 213:城市读本/特刊 | 214:城市读本/特刊 | 215:城市读本/特刊 | 216:城市读本/特刊 | 217:城市读本/特刊 | 218:城市读本/特刊 | 219:城市读本/特刊 | 220:城市读本/特刊 | 
@华西都市报:
  意外,时有发生。提早学习关于急救知识,助人救己。灾难面前如何处理身体的创伤,如何避免身体遭到进一步的损伤?
创伤后
  先止血伤口要仔细消毒
  遇到突发事故,伤者如果流血不止,应当想尽办法止血。止住血才能保证后续的援救,才能让患者有生的希望。据急救专家介绍,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加压包扎法:用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这种方法急救中最常用。
  2、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或者四头带加压包,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用于颈部、臂部等较深伤口。
  3、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4、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窝内放置棉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固定。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不能使用,因此法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TIPS:如何包扎?
  包扎在急救中应用广泛,既能压迫止血,又能保护伤口,固定敷料减少污染,固定骨折与关节,减少疼痛。常用的材料有三角巾、多头带、绷带,亦可用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替代。
  一般伤口包扎时要注意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口周围油污,碘酒、酒精消毒皮肤等。选择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时亦应尽量用相对干净的材料覆盖,如清洁毛巾、衣服、布类等。包扎时,不能过紧过松,包扎打结或用别针固定的位置,应在肢体外侧面或前面。
骨折后
  少移动固定后再搬运
  很多灾难发生后,往往都有骨折发生。出血很容易发现,并能及时止住。但骨折由于在身体内部,不容易发现。如果没有考虑患者骨折情况,强行搬运移动很容易造成更大的损伤。可以从三个方面判断是否骨折:
  1、肢体产生畸形。由于骨折移位,使得受伤肢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反常活动。在肢体没有关节的部位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由骨折两断端的相互摩擦引起。
  只要伤员有上述三体征之一,即可诊断骨折,除此以外,骨折还有一般表现,即骨折部位出现疼痛和压痛,局部有肿胀、瘀斑,骨折部位出现功能障碍。故有上述表现者,应诊断骨折或怀疑有骨折存在,均应固定。TIPS:如何急救?
  急救时的固定主要是对骨折的临时固定,其主要目的不是整复,而是为了防止骨折端活动刺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减少疼痛,便于搬动。固定的材料可选用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
  急救时常就地取材,选用长短宽窄合适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有时亦可利用伤员的身体,健肢将伤肢固定,如将受伤的上肢固定于胸前,用健肢来固定受伤下肢等。如果是大腿、小腿及脊柱骨折者,不宜随意搬动,应就地临时固定。
  固定前应先用布料、棉花、毛巾等铺垫在夹板上,以免损伤皮肤。夹板应放在骨折部位的下方或两侧,最好固定上下各一个关节。用绷带固定夹板时,应先从骨折下部缠起,以减少伤肢充血水肿。骨折患者由于不清楚受伤的严重程度,所以只要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就应该让专业医务人员来处理,避免在搬运过程中造成损伤。
  华西都市报记者徐金龙    
 
         
         
         
         
         
        
 
   
                  







